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ID:26374782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_第1页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_第2页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_第3页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索绪尔的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 瑞士著名语言论文联盟.L.学家索绪尔是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他的语言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于1906-1911年在日内瓦大学讲授的《普通语言学》这一门课程中。1913年索绪尔去世后,他的学生巴利和薛施蔼等根据同学们的笔记和索绪尔的一些手稿及其它材料编辑整理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使它的影响遍及全世界。将近一百年间,举凡欧美各国语言学界所接触到的各种有关原理和方法的问题,都逃不出索绪尔的视线。  对共时和历时的区分是索绪尔的一个重要贡献。有关语言学的静态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有关演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这样共时态和历时

2、态分别指语言的状态和演化的阶段。这样,语言学就被分成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关注的是同一时期语言系统中各项共存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语言单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研究语言的价值等。历时语言学关注的则是在时间上彼此代替的各项连续要素间的关系,更多地研究语言中要素的类比、交替、粘合等变化现象。  把语言学的研究区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研究目前已经得到语言学界的认可,尽管在术语方面可能不同的语言学家会有分歧,但是这样的二分还是没有什么疑义的。这充分体现了语言学大师索绪尔洞悉语言学本质问题的缜密思维和敏锐眼光。从此以后,世界上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基本上沿着索绪尔确定的共时语言

3、学和历时语言学的路线走下去。20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可以很好地证明这样的二分是符合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原理的。因此,今天我们站在现代科学发展的更高起点上,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索绪尔所区分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仍然坚信这样的区分是有益于语言学学科研究的发展的。尽管如此,我们也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和事物普遍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索绪尔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为了明确语言学的真正研究对象,开创真正的普通语言学研究,是严格区分二者的。他在教程中论述说:这两种观点共时观点和历时观点的对立是绝对的,不容许有任何妥协。历时和共时的对立在任何一点上都是显而易

4、见的。事实上,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固然存在对立,但它们彼此间的联系也是不容忽视的。索绪尔本人实际上也承认这点,他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为了表明共时态和历时态的独立性及其相互依存关系,我们可以把前者比之于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在语言学里,历史现实性和语言状态之间也有同样的关系,语言状态无异就是历史现实性论文联盟.L.在某一时期的投影。我们知道,即使是投影,它和物体也是存在着某些模糊的边界成分的,因此截然划清共时和历时的界线是不可能的。索绪尔也指出共时这个术语其实不够精确,应该用稍稍长一些的特异共时来代替。造成语言的分歧的正是历时事实的继起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增殖。  因此,对共时语言学和

5、历时语言学的区分绝不能作僵化的片面的理解。我们应该看到它们的差别是主要的,但也要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人们渐渐意识到共时语言研究应该注意联系历时语言研究。邵敬敏先生提出描写可以揭示规律,但是规律并不等于理论上的解释。规律可以靠经验一一归纳获得,而解释则要进行创造性的联想、推测、假设和演绎才有可能获得。换言之,规律是经验的、具体的,而解释则是理性的、普遍的。解释可以是共时的,也可以是历时的。同样,进行历时语言学的研究有时也要使用共时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首先把语言学的历时发展分成一些有显著特征的断代时期,进行各个断代时期的共时描写和分析,再把某些要素的历时演变贯穿

6、起来解释,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语言的历时发展脉络,总结出历时演变的普遍规律。我国前辈语言学者王力、向熹等已经在他们各自的著作中为我们展示了这样的研究方法,《汉语史稿》(王力著)、《简明汉语史》(向熹著)都是成功地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的典范。  总之,我们一方面要承认索绪尔在教程中所作的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区分的确有重大价值,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于绝对地理解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之间的对立。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在从事语言的共时研究中适当关注历时的研究,以共时为主;在语言的历时研究中又要兼及断代的共时研究,以历时为主,两方面兼顾,这样才不至于违背科学规律,这

7、样才是对索绪尔区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辩证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