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论文

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论文

ID:26419301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论文_第1页
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论文_第2页
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论文_第3页
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论文..毕业美学在西方文化发展中的基础和认识并不统一。一个主要是从各种美的现象来抽象出美的本质;一个是逐渐将关注点转移到主体的美感;还有一个是基于艺术统一前提下的艺术哲学。如果说美学在西方文化中的成长存在分歧,那么在中国文化中的生长则更加复杂。1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中国美学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我们的美学界由于早期受到前苏联学术界和国内政治斗争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一直受到一种简单的主客二元对立思想和僵化庸俗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的影响。在美学的实际研究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二元对立和认论的

2、怪圈而不能自拔。譬如:在唯物/唯心、内容/形式、主体/客体、表现/再现、情/理、理性/非理性、思想/形象、审美性/意识形态性、自律/他律、虚构/真实、艺术真实/生活(历史)真实、个性/共性等一系列二元对立中摇摆、徘徊,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毕业,不是“好”就是“坏”。人们总是在一种二元对立的僵化模式和认识论的框架中研究美学现象,这就使我们的美学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取得突破性成就。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局面有所改变,如我国一些有影响的学者提出了有关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蒋孔阳先生提出的“多层积累的突创”的美学思想,都为最终打破这种二元对立、庸

3、俗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思维格局作出了贡献。但是,从中国当前美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简单二元对立和僵化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仍然是美学发展和突破的最大障碍。因此,新世纪的美学学科建设如果想要取得大的突破和进展,笔者认为关键还是要突破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和僵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2现代美学的价值2.1以美启迪思想美和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一样,都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直观、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再现现实生活和社会风尚的,所以艺术也是时代生活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了解各时代、各地区的生

4、活状况,提高我们对社会的洞察力。2.2以美学陶冶情操人们在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评价时,会因其中的人物、形象、情景、寓意等而产生情感上的反应,从而对真善美和假丑恶产生褒贬之情,这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性情,也有助于培养高尚的情操。情感是人们对事物所采取的一种态度,通过不断地欣赏艺术作品,过滤情感上的杂质,能使情感不断趋于纯净。在欣赏优秀艺术作品时,人们的心灵往往会被作品表现出的崇高思想和感人的艺术魅力所打动,使人们的性情得到陶冶,感情得到净化,文化层次得到提高。只有具有高尚的情操,才有可能创作出高尚的作品。2.3以美学指导艺术实践艺术作品是人们对现实审美认

5、识的最高形式。人们学习美学和欣赏艺术作品时,要不断提高对美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提高艺术鉴赏力和艺术修养,不断掌握艺术创作的规律。3现代美学的发展方向3.1艺术哲学直观是在表现方面的自身客观化,其表现是纯粹精神性的,因此,形象的生成并不意味着外在性的再现。艺术品通常是内在性的,故被称为外在性的已不属于艺术品,而只是从属于实践或意志的产物。所以,作为表现外化手段的技巧并不与艺术活动有直接的关系。从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上看,如果把内容当作是未经雕琢的印象,而形象则是对其印象的雕琢(表现)的话,艺术就是印象依据表现活动被雕琢、打造而成的产物。就此而言,艺术就是形

6、式。3.2网络媒介下的美学新技术以及在新技术的推动下的新媒介,在艺术的发生与传播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公众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难得一见的艺术作品,这不仅有效地传播了艺术,还为审美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可能性。新媒介使艺术的传播扩展到了一切可能的领域。艺术作品既不是纯物,也不是器具,而只是艺术作品自身。艺术作品既克服了纯物的幽闭性,又克服了器具的实用性。网络将一切艺术门类与形态展现在网络技术的规定性之中。然而,媒介在揭开艺术的神秘面纱的同时,也遮蔽了艺术的本性存在。网络媒介使艺术的唯一性、独创性消解于拼贴与复制之中,创作成为制作。网络与电子复制以

7、空前的方式拓展了人们的视、听觉空间,使艺术得以在更加广阔的境域中展开,艺术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