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

关于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

ID:2659679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关于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  _第1页
关于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  _第2页
关于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  _第3页
关于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  _第4页
关于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论文关键词】肺心病;猝死;老年;缺氧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猝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4年4月~2006年12月因老年肺心病34例猝死者的原因。结果:发现缺氧、过度利尿、交感神经兴奋和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与老年肺心病猝死有关。结论:要充分认识老年肺心病猝死的原因和诱因,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纠正缺氧、防止过度利尿、避免交感神经兴奋和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是降低老年肺心病猝死的关键。    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病,常死于并发症。我院自1984年4月~2006年12月150例老年肺

2、心病患者死亡之中,肺心病合并其它疾病猝死者34例。现对34例老年肺心病猝死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男23例,女11例,年龄60~80岁,平均68岁。维吾尔族32例,汉族2例。病程2~18年,住院12小时~10天,6天内死亡的28例,未经心肺复苏死亡1例,室颤32例,心室停搏2例。肺心病23例,合并冠心病6例,合并高心病5例。本组患者心功能为Ⅲ~Ⅳ级。心电图示偶发早搏10例,广泛心肌缺血28例,治疗后心功能改善32例,其中明显改善24例,无改善2例。连续3天使用强效利尿剂(40~140mg/d)30例,34例

3、均拒绝吸氧。Hb>180g/L20例,低钠低氯血症16例,低钠低氯低钾血症8例,单纯低钾血症6例,脂血症10例,氮质血症9例。死前情况:白天5例,夜间11例,饱餐后6例,外出活动3例,过度兴奋9例。    2讨论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1小时内死亡[1]。本组34例均在1小时内死亡。老年人猝死发生率较高,尤其有冠心病或其它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因老年人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若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造

4、成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以致心电不稳定,出现室颤、心室停搏。根据本组临床资料分析老年肺心病或合并冠心病、高心病猝死可能原因如下:  2.1缺氧:本地区海拨1410米,本组32例为维吾尔族,2例为汉族。因民族习惯入院后均拒绝吸氧,加上此类患者病史较长,心肌多有较严重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无氧代谢,产生高碳酸血症和高乳酸血症,使心肌细胞pH值降低,心肌收缩力受抑制,此时心肌细胞内外电解质转移,可诱发心律失常。同时,缺氧可刺激儿茶酚胺释放,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和糖酵解,增加浦肯野氏纤维的自律性和降低室颤阈值[2]。冠

5、脉循环的毛细血管缺氧时有膜的改变,致血管内皮损伤,引起血栓形成。老年长期慢性缺氧易导致传导系统功能紊乱,致正常除极顺序改变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室颤。故缺氧可能是本地肺心病心源性猝死极高的原因之一。  2.2过度使用利尿剂:本地经济落后,患者住院时间不超过2周,对中重度心衰、水肿明显者,常使用强效利尿剂以纠正心衰。本组34例中入院后即连续3~6天使用强效利尿剂者30例。老年肺心病并心衰者常因胃肠功能紊乱,口渴中枢不敏感,肾功能减退,使摄入减少。当使用强效利尿剂后易造成脱水和酸碱电解质紊乱。脱水使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加之此类

6、患者常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易使血液黏度增高,血栓形成,导致冠脉栓塞。血容量降低可使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室颤的阈值。电解质紊乱常表现为低钾、低钠、低氯、低镁血症,本组14例发生低钾血症,K+98%存在于细胞内,大量利尿后,可使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即使血钾正常也不能准确反映细胞内钾的情况。此类患者心肌电生理不稳定,可能与细胞内缺钾有关,心肌兴奋性增高,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室颤。此原因可能是医源性猝死之一。有低钠低氯综合征的顽固性心衰患者易于猝死[3]。  2.3交感神经兴奋:本组2例心衰纠正,感染已控制,冬天午睡后,由温暖的室内到

7、走廊活动,坐下休息时突然发生意识丧失,即刻心电监护示室颤。另9例也是在心衰已基本纠正,病情明显好转,与家人谈笑时,突然发生室颤。这11例都有交感神经兴奋,加之本身有心衰,已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激活,儿茶酚胺分泌明显增加,过多的儿茶酚胺可直接损害心肌,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性[4],并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加重心肌缺血。儿茶酚胺的增加还可降低心室颤动的阈值。午睡起床后直立性体位及其触发活动,引起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可急剧降低心律失常的阈值,导致室颤。  2.4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本组有11例在夜间休息时发生猝死。6例在饱餐后发生,

8、前者因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脉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电不稳定,同时夜间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膈肌上抬,肺活量减少,使二氧化碳排出量减少,加重酸中毒,损害心肌,减低室颤阈值。后者饱餐后,因胃肠道迷走神经兴奋,血流量增加,引起血流量再分配,使心血流量减少,同时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