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吊车梁现场制作技术

大型吊车梁现场制作技术

ID:26677188

大小:6.69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1-28

大型吊车梁现场制作技术_第1页
大型吊车梁现场制作技术_第2页
大型吊车梁现场制作技术_第3页
大型吊车梁现场制作技术_第4页
大型吊车梁现场制作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型吊车梁现场制作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同仁:大家好!值此祖国60华诞大庆之际,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美丽的蓉城,参加本届钢结构年会!大型吊车梁现场制作技术中冶实久龚天明田凤鸣刘勇工程概况重点难点管理措施工艺措施结语纲要制作安装完成的吊车梁64.5m6m重273吨工程概况工程名:安钢120t转炉-炉卷轧机车间制作安装完成的吊车梁工程概况工程名:安钢120t转炉-炉卷轧机车间吊车梁基本信息:工程概况焊接工字形截面梁。翼缘板厚100mm,宽1000mm。腹板厚40mm(端头2700mm为60mm厚)。加劲板厚30mm。梁座板厚100mm。梁端头板厚50mm。材质为Q345-C

2、。接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数量4件。A吊车梁跨度大、重量大BCD重点难点现场制作制作、安装难度大焊接、制孔质量控制要求高1.吊车梁跨度大、重量大重点难点该梁跨度大(64.5m),尺寸大(宽1m、高6m),重量大(273t),在冶金工业厂房施工中极为少见。具体表现在:在安阳地区,加工厂行车最大起吊吨位为50吨,无法满足本工程需要,且受到运输的限制,因此只能在现场分段制作。2.现场制作重点难点具体表现在:3.制作、安装难度大重点难点一、现场施工条件增加了生产及质量控制难度。二、板厚,焊接量大,变形难以控制。焊接变形后,现场无法用机械方法校直,只能用火焰

3、校直的方法,要求具备很丰富的火焰校正经验。具体表现在:3.制作、安装难度大重点难点具体表现在:四、吊车梁跨度大,设计该梁在安装无负荷状态起拱值H=50mm。制造时,由于焊接收缩以及安装就位后的自重下挠,加工起拱值难以控制。三、分段后单元重仍然达到了124吨,给构件组装时翻面、起拱、钻孔、安装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4.焊接、制孔质量控制要求高重点难点一是制孔精度要求高。螺栓采用M24高强螺栓,每个接头912个,孔径26,纵横向孔距均为100,每根吊车梁1824个孔,要求空孔率100%。具体表现在:吊车梁各分段单元拼接采用栓焊连接,其中腹板为高强螺栓连

4、接,上下翼缘板为焊接连接。重点难点二是焊接质量要求高。接料焊缝为一级焊缝;上翼板与腹板采用K型60°坡口埋弧自动焊,焊角宽20mm,下翼板与腹板焊接坡口为K型55°,两端8m范围内要求全溶透焊接;对接时,上、下翼缘板工地焊接质量不易得到保证,现场焊接质量控制具有挑战性。具体表现在:4.焊接、制孔质量控制要求高1详图设计时考虑周全,对材料、分段、焊接、预拼装等技术性能做好充分准备。管理措施2实施吊装、焊接、加工、起拱、质量管理专项方案。3对重点工艺过程和关键控制点严格监控。管理措施4合理安排进度,编制切实可行的制作、安装计划。5充分做好资源配置计划

5、。6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工艺措施确定主要工艺流程下料·起拱·加工余量控制H型钢组对焊接预装制孔安装图纸深化主要工艺流程工艺措施材料采购材料复检配料工艺评定零件生产零件检测构件组装外观尺寸焊接焊缝检测变形矫正质量验收喷砂除锈涂装安装顺利完工计算机套料下料控制工艺措施配料应符合以下要求:翼缘板和腹板的单元拼接缝错开值不小于200mm,同时,翼缘板与腹板各自接料焊缝也须错开200mm以上,并且与梁上其它零件(如加劲板)焊缝及孔也应错开200mm以上;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小于300mm,长度不小

6、于600mm。如下图所示:工艺措施计算机套料下料控制起拱控制工艺措施下料后拼焊成三段整体腹板,校正后切割腹板。起拱尺寸的确定:设计该梁起拱值H=50mm,制造时,考虑焊接收缩、工艺要求、安装就位后的自重下挠等原因,施工时工艺起拱值控制在H=70mm。工艺方案起拱曲线拱值计算公式:起拱控制工艺措施R=L/2sin(1800-2arctanL/2H0)Hx=H0-{R-[R²-(L/2-X)²]1/2}L—吊车梁设计长度R—起拱弧长对应圆周半径H0—总起拱高度值Hx—任意点的起拱高度X—起点至任意点距离起拱控制工艺措施采用全长比例法计算,每500mm

7、取点,计算出每点的起拱值。预装调整后须实测H值,做好记录。钻孔前确定预装拱值,使安装后起拱值达到设计要求。现场制作时,采用分段折线起拱的方式。考虑工程特点取H=70mm,梁拼接完后分别为:69mm、67mm、65mm、70mm。拆除临时支架后实测结果为:48mm、56mm、50mm、53mm。加工余量控制工艺措施零件加工,竖向劲板放线+5mm的余量,完成下料切割后实测余量为+3mm,然后对其刨平精加工。梁各分段单元预留量的确定。考虑到节约成本和加工工艺要求,提出了零余量加工的要求。结合焊接(上弦全部及下弦端头8m范围内为全融透焊接)和加劲布置情况

8、,大梁各段在下料时预留余量5mm,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加工余量控制工艺措施加工余量数据表H型钢的组对工艺措施采用水平组对的办法,将腹板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