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教育厅长、教委主任谈2004年教育发展

各地教育厅长、教委主任谈2004年教育发展

ID:26811620

大小:7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9

各地教育厅长、教委主任谈2004年教育发展_第1页
各地教育厅长、教委主任谈2004年教育发展_第2页
各地教育厅长、教委主任谈2004年教育发展_第3页
各地教育厅长、教委主任谈2004年教育发展_第4页
各地教育厅长、教委主任谈2004年教育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各地教育厅长、教委主任谈2004年教育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各地教育厅长、教委主任谈2004年教育发展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事不同。中国教育经过2003年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向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拓展。年末岁首,中国教育报的记者们分头行动,采访了各地教育厅厅长和教委主任,聆听他们对新一年工作的打算和思考。东北振兴:扬教育之帆黑吉辽,由于地缘关系,相见本就格外亲切。由于有了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样重大战略的出台,使三省教育厅长在年终岁首碰头时更感话语投机。同样的历史机遇、同样的使命感使他们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题。1.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话题首先从“振兴东北”战略的重大意义引出。吉林省教育厅厅长李军难

2、掩兴奋,他说,国务院正式将“振兴东北”列为国家发展战略,这表明,继珠三角、长三角和西部大开发之后,东北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为什么这么说呢?回顾25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会发现,20年前,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计划,带动了整个珠三角的腾飞;10年前,重建大上海的计划,使长三角迅速迎头赶上;4年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西部立刻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正是这三个发展战略的出台,从整体上支撑了中国经济20年高速发展的奇迹。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一个问题:中国能不能继续高速发展20年?可以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出台就是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拉动力,带动中国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重任已

3、落在了东北振兴的肩上。正是因为有了对“振兴东北”战略重大意义的一致认识,在不久前教育部召开的年度工作会上,三位厅长才会有个不谋而合的建议,希望教育部在制订《2004年工作要点》和今后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路时,充分考虑到“振兴东北”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落实和衔接。2.立足教育服务“教育服务”这4个字是三位教育厅长在“振兴东北”战略框架下给自己的准确定位,也是近一段时间里他们想的、做的最多的事情。辽宁因其产业结构的优势,在振兴战略中暂时走在了其他两省的前面。相应地,为“振兴东北”战略提供“教育服务”,辽宁也是最早行动起来。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张德祥告诉记者,早在国务院调查组为振

4、兴东北战略的出台到省里调研时,辽宁省教育厅就开始了《教育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的准备工作。7月11日,制订工作正式启动。由于准备充分,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征求意见稿,在省内各厅局中是最早的一个,“实现振兴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人才保障,教育工作必须走在其他工作的前面”张德祥这样说。经过调查,辽宁教育厅得出这样的结论:辽宁虽然拥有雄厚的人才基础,但却存在着明显的科类结构失调,特别是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密切相关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10大领域人才紧缺。人才的层次结构也明显失调,2007年前,高层次国际化经营管理人

5、才和科技领军型人才急需补充500——800人;掌握高新技术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要补充10万人;具有高级专门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需要补充15万人;具有中级专门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需要补充20万人。摸清了需求底数,教育厅提出,今后几年,紧紧围绕10大领域,实施4个层次的“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并细化为12个项目,落实到各地各校。此外,省教育厅在调查中还了解到,辽宁大中型企业有数百家,这些企业的研发力量明显不足,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不到2%,为此教育厅提出,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攻关,发挥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带动功能和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功能,实施“高校科技创新

6、、服务振兴工程”,按企业和高校的特点,实现无缝对接。记者翻看了辽宁省教育厅的这份行动计划,48页的报告中,有调查、有建议、有项目、有目标,看得出是下足了一番工夫,“我们光调研材料就可以装满一卡车”张德祥笑着对记者说。这份行动计划,对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教育部门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黑龙江省教育厅厅长张永洲告诉记者,他们厅里制订的“紧缺人才培训计划”和“科技培训”计划也受到了省里的基本肯定,现正在落实当中。3.难题不可小视谈到明年的工作,三位教育厅长虽然都满怀信心,但也不约而同地提起现在面临的困难。企业学校剥离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后,教育部门首当其冲要面对的。老工

7、业基地要振兴,必须轻装上阵,改变以往企业办社会的状况,但是剥离的过程,却缺少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上任后,身边有两个定时炸弹,一个是企业办学,一个是二级学院”。李军厅长就这样说,“交通部门发文,系统企业所办学校全部移交当地教育部门,但咱教育部门这讲的是在职,他那里讲的是在册,让我们怎么办?”教师接收是个大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但教师接收过来了,相应的财政支持却没有跟过来,教育部门也很难办。这一难题同样也困扰着张永洲和张德祥两位厅长。张永洲说,拿黑龙江为例,企办学校有3150多所,在校生80多万,教职工16万,占了全省的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