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

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

ID:26994960

大小:1.8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1-30

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_第1页
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_第2页
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_第3页
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_第4页
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主要内容起源中心及其作物作物的分类我国作物分布及分区作物起源概述:栽培植物种类有多少世界上植物39万种利用植物2500-3000种栽培植物2300种食用900经济1000饲料400作物起源于野生植物经人类驯化选育而成。作物起源概述:栽培植物及其野种的比较性状作物野生种种子脱粒性差强种皮厚度小大种子与芋大小大小发芽、开花、成熟一致性好差收获指数大小生殖模式自花授粉异花授粉肥料需求量高低有用成分含量高低种子休眠性弱强八大起源中心野生植物近缘种及其利用价值作物种质资源的传播及其焦点史前时期主要靠考古资料,有史以后主要靠文献资料。两条道路:

2、水路、陆路。以小麦为例。没有搞得很清楚的,如中国的小麦是否是一个起源中心?新大陆与旧大陆之间的物种交流比较清楚(1492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物种质资源交流的好处?难点?水稻的传播作物分类:普通分类(一)植物学分类举例(二)生物学性状分类对温度要求:喜温作物与耐寒作物对光周期要求:长日、短日、中性(荞麦、豌豆)和定日(甘薯12:45)CO2同化途径:C3、C4、CAM农业生产上:夏播、春播、秋播、冬播作物;密植作物与中耕作物作物分类:典型分类(用途+植物学系统分类)1、粮食作物(1)谷类:三大作物,含蓼科的荞麦(2)豆类:大豆(3)薯芋类:含菊芋,蕉藕等2、经济

3、作物(4)纤维类:棉花及各种麻类(5)油料: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6)糖料:甘蔗和甜菜(7)其他(部分嗜好作物):烟草、茶叶、薄荷3、饲料及绿肥(8)饲料及绿肥作物4、药用作物:(9)药用作物:人参、黄、枸杞作物分类:扩展类型(广义)1、木本油料作物:油茶、油橄榄2、纤维作物;芦苇、席草等3、饮料:咖啡、可可4、调料:胡椒、花椒5、染料:蓝靛、红花、茜草6、特用:桑、漆、橡胶各类作物特性(一)谷类作物:基本特征须根系,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分基部密集不伸长节间和上部伸长节间,每一节一片叶可生长1芽成为分枝,称为分蘖。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叶鞘包裹茎杆,叶耳、叶舌

4、和叶枕是不同品种的标志;花序有穗状、圆锥、肉穗等,通常称为穗,由小穗和小花组成,小花授粉后发育成籽粒,植物学上叫颖果,农业上叫种子。由胚、胚乳和皮部组成。种子分成麦类和栗类两部分。世界粮食生产中,谷类占90%。谷类具高产、稳产、易消化的特点。谷类作物:两大类谷类作物特点比较谷类作物:两大类谷类作物图片(1)谷类作物:两大类谷类作物图片(2)谷类作物:两大类谷类作物图片(2)(二)豆类作物:基本特征根系为直立圆锥根系,茎有直立、蔓生、攀缘不等,叶为复叶,花为蝶形花,种子各异,多为圆形,种子大部分为子叶充实,胚乳退化。根部生有根瘤,能固氮。如何协调N素营养是一大关

5、键;对环境的要求比禾谷类高。种子内蛋白质含量多在20%以上,较禾谷类高2-3倍,较薯类高5-10倍。(二)豆类作物形态特征主要豆类及其产地(三)薯芋类作物:一般特征利用地下块根、块茎,地上部有草本和藤本之分。主要食用部分富含淀粉,可食用、饲用、加工粉丝、汽车用酒精(四)纤维作物:特点棉花:利用种子上的纤维。一年生草本作物。麻类:茎部韧皮纤维。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或一年生植物。纤维品质:长度、细度、强力、弹性、色泽、纤维素与木质数含量。(四)纤维作物: 形态蔺草(五)油料作物:特点草本:花生、油菜、向日葵、芝麻、棉花、大豆等木本:油茶、核桃、油棕、椰子、油桐作物的

6、适应性作物的适应性(adaptation):是作物长期适应于一定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性状,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类型和品种以大豆、棉花、小麦、稻等为例说明。主要作物分布小麦:高产、蛋白质含量高,适于冷凉地区,因此世界分布广。中国分成三大区:北方冬麦区,南方冬麦区,春麦区水稻:受热量和水分制约,亚洲第一。中国主要在南方,北方占5-7%。玉米:降水500-1000mm/年好,要求温度高,光照充足,但水分中等。棉花:要求充足热量和雨量,但吐絮期晴朗干燥,因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淮地区和新疆(灌溉地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