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

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

ID:27098591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_第1页
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_第2页
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_第3页
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_第4页
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闻受众常见心理浅析  受众,即阅听者,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受者的总体称谓。其对象包括读者、听众、观众等。受众是新闻传播的主要对象,决定着新闻传播的内容、传播媒介,甚至直接影响着新闻传播者的发展。应该说,一旦新闻离开了受众,就会失去方向和目的,传播活动也就会终止。在影视传播中,了解受众心理需求,及时调整新闻传播策略,对促进新闻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一、追求客观事实――求真心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当真相和谎言并列时,受众更容易倾向于真相,除非是受“防御机制”的影响,如《黑客帝国》中就对真相作用于人进行了很好地探讨。从受众角度来看,受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来自媒介所传播的所

2、有新闻,而是“一个活跃的社会群体,在他们的内部不停地进行着信息的传递、讨论和劝说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得到扩散、分析、解释、理解和反应”。换言之,当受众通过媒介接收到相关信息后,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出判断,而这个判断的标准就是就是客观规律。也正因此,真实的定义才是指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人面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都会做出相应的判断,从而做出相应反应。  我们以“钓鱼岛”为关键词在百度新闻搜索引擎中进行搜索,就可找到约5,080,000篇相关新闻,那么,是不是这些新闻都是真实的呢?这有待验证,而正是这个

3、验证的心理客观地表现出来受众在接收媒体信息时的心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进行思考的过程。而当前一些新闻报道中未免有些添枝加叶,夸大其词,捕风捉影之嫌,甚至编造假报道来欺骗受众,而这些假报道也让受众甚反感,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在受众心中的印象。  要满足受众的求真心理,就必须客观地,真实地、实事求是地报道新闻。事实真实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其含义是事实是必须真实发生或存在的,有据可查,有证可验,新闻的要素必须完全真实的,必须确凿无误的。新闻报道要求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外,还要从事实的总体上,从事实的内在联系中把握事实,努力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对客观实际作出真

4、实的反映。在新闻工作实践中,人们注意到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它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掌握全部事实的基础上,努力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新闻能否真实,关键在于新闻工作者的反映是否正确,他的主观认识能否如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并做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做到了这一点,他写的新闻就是真实的,反之,他写的新闻就是失实的。新闻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工作者对待事实的态度,新闻工作者尊重事实,对事实采取正确的科学态度,如实反映事实,这样才能体现新闻的真实性。  二、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求新求异心理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对新闻的喜新厌旧是受众的共同心理。从心理学角度看

5、,要引起主体的注意,就需在刺激物的新意上下工夫,而新闻报道首先要引起受众的注意,才能谈得上让受众接受,于是,为迎合受众的这一心理需求,新闻传播者在新闻的风格、题材上就花了不少心思。如湖南电视台《我们约会吧》就是一成功案例。而网络上的所谓“艳照门”、“黄瓜门”、“龙口护士门”等事件则值得我们反思。  长期以来,新闻都以严肃、正式、甚是有些死板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新闻不太受欢迎也就有了道理。而从2006年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朝闻天下》以新颖的形式创造了“开启全新一天,新闻服务生活”新局面,符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整个节目从内容、主持人的装束、表达,还是节目包装、演播室

6、设计等都做了全新的设计,作者做到了“新而真”,让受众“拍手称好”。  从受众角度来看,当人们的注意神经元接受到新鲜的刺激时,会呈现出兴奋状态,而这也就是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事物漠视的原因。如一则新闻称某种植户种出的桃子有10公斤,那么,这一信息是和人们日常接受到的信息存在很大差异的,于是,人们也就有了想去了解、求证的心理,自然对这一信息倍加关注。然正是这一心理需求的刺激下,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片面地追求收视率,盲目地搞新奇节目,如宁夏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和交通广播、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科教农村频率、,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就是其中证明,这些新闻追求的“新”只是建立在满足

7、受众的眼球刺激上,没有遵守基本的道德标准,也缺乏文化内涵。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追求新毫无疑问,这不仅是受众的需求,也是新闻事业发展所必须,但必须在追求新的过程中做到遵守法律体系,遵守道德原则。虽然受众是新闻工作者的“上帝”,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的道德标准不能以受众的需求为唯一标准,而要以我国法律体系和道德原则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来求新追异,这样才能让新闻成为真正受欢迎的好新闻。  三、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对比心理  人是群体动物,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总在和周围的群体不断地对比,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取长补短,让自己更趋于完善。同样,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