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图像诊断分析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图像诊断分析

ID:27224593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图像诊断分析_第1页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图像诊断分析_第2页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图像诊断分析_第3页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图像诊断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图像诊断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图像诊断分析佛山禅城区中心医院广东佛山528000【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图像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颅脑CT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血脂、高黏稠血症是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超重易诱发三高症,也是诱发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主要因素之一;患者发病风险与性别间无明显关联,但患者年龄越大,发病风险会越高;脑血栓形成患者及脑栓塞患者中,吸烟、饮酒及糖尿病史的

2、差异对比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饮酒患者及糖尿病史患者病例数均多于不吸烟、不饮酒及无糖尿病史者。考虑可能与木次临床研究选取病例数有限等因素有关,不可直接判定其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无关,有待深入研究。结论: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多且复杂,临床预防需重点从高血压、高血脂、高黏稠血症着手。颅脑CT、磁共振等影像检查的应用可有效帮助临床确诊病症,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危险因素;颅脑CT;影像诊断脑血栓形成是指脑动脉粥样化引起的脑供血减少或中断所致脑组织局灶性软化坏死。脑栓塞则是指血液栓子随血液循环至脑动脉后堵塞血管而引起

3、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两种病症虽存在一定差异,但作为颅脑内常见疾病均会给患者身心造成损害,严重时诱发脑卒中,导致死亡。文章现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脑血栓、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对上述两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及病症的磁共振影像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临床迅速准确诊疗提供科学参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3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和51例脑栓塞患者为研宄对象,全部患者行颅脑磁共振检查,诊断均符合相应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偏瘫、口齿不清、意识障碍、头痛伴呕吐等

4、。患者中,男53例,女51例,患者年龄42-83岁,平均年龄(65.37±3.71)岁,合并心血管疾病56例(54.37%),合并糖尿病41例(39.80%),合并呼吸系统疾病10例(9.71%)。1.2方法冋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过往生活史分析患者的发病诱因,全部患者行脑CT影像学检查确诊病症,部分患者兼行磁共振,分析患者脑部影像资料。1.3统计学分析以SPSS20.0系统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1)临床资料显示,患者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的发病与患者性

5、别无明显关联,但与患者年龄间存在一定关联,患者年龄增加,脑血栓、脑栓塞发病几率逐渐升高,本试验选取104名44-83岁的患者,•其中60岁以上患者64例,占全部病例总数的61.54%,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血栓形成病例中,有高血压、高血脂、高粘稠血症的病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83.02%、73.58%和75.47%。脑栓塞病例中,有高血压、高血脂、高粘稠血症的病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8.43%、84.31%和77.36%。这三个因素是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此外,超重易诱发三高症,也是本次研宄中诱发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主要因素

6、之一。(3)数据显示,脑血栓形成患者及脑栓塞患者中,吸烟、饮酒及糖尿病史的差异对比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饮酒患者及糖尿病史患者病例数均多于不吸烟、不饮洒及无糖尿病史者。考虑可能与本次临床研究选取病例数冇限等因素冇关,不可直接判定其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无关,冇待深入研宄。具体结果详见表1:1.讨论脑部影像学检查是现阶段临床用于诊断颅内疾病的重要方式方法,发展至今,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作为颅脑常见疾病所使用的图像诊断主要包括脑血管造影、颅脑CT、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等。本研究中,患者均行核磁共振影像检查,这主要是它与传统CT检查等技

7、术相比对比度更高,空间分析力更强,使用的仪器也无需重建即能获得多方位图像,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可以为临床确诊患者的病变位置提供丰富影像信息。例如在早期缺血的诊断中,由于核磁共振对脑组织中自由水的敏感性高,故能比其它图像诊断更早的确诊缺血,临床以图像诊断患者病症吋,可充分发挥各影像仪器的应用优势,以便及早发现忠者病症,尽早治疗。总之,高血压、高血脂、高黏稠血症、体重超标、高龄是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实现早确诊、早治疗、早康复,临床可充分借助颅脑CT、断层扫描、磁共振等影像检查帮助确诊病症。参考文献:[1]边忠民.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及

8、临床预后[」].中国保健营养,2013,04:616-617.[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