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doc

【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doc

ID:54966968

大小:1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5

【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doc_第1页
【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doc_第2页
【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血栓形成诊断】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诊断】  1.诊断要点  (1)可能有前驱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史。  (2)安静休息时发病较多,常在清晨睡醒时发病。  (3)症状常在几小时或较长时间逐渐加重,呈进展性卒中型。  (4)意识常保持清晰,而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明显。  (5)发病年龄较高,60岁以上发病率增高。  (6)常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器官的动脉硬化。常伴高血压、糖尿病等。  (7)脑脊液清晰,压力正常。  (8)脑CT或MRI检查,在24~48h后可见低密度梗死区改变。  (9)发病前可有TIA。  【诊断检查】  应进行CT扫描、超声波、心电图及血液检查。必要时再

2、进行MRI、MRA、PET、DSA及腰椎穿刺检查。  1.CT扫描  发病24小时内,多数正常。之后,梗死区为低密度影,边界不清,梗死面积大者可伴明显占位效应,发病第2—3周时,病灶可为等密度影。发病3天至5周,病灶区可出现增强现象。发病5周以后,大梗死灶呈长久性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无占位效应及增强现象。病灶过小或病灶位于小脑、脑干,CT常不能发现病灶。  2MRI发病数小时即可显示病灶,在24小时后,可清楚地显示病灶及周围水肿,不伴出血的梗死灶在急性期及后遗症期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如果伴有出血者,则混杂有短T1、T2信号。MRI优点是能检查出小的病灶,小脑和脑干的病灶以及较早期

3、的病灶。DWI在发病2小时左右即可显示出缺血区域,但对陈旧性梗死灶不显示。因此,可鉴别新发与陈旧的脑梗死灶。  3.PET  主要用于MRI还未能发现的缺血性病灶或低灌注状态的病灶。  4.脑血管造影  DSA和MRA可显示阻塞的动脉部位、脑动脉硬化情况,还可发现非动脉硬化性的血管病变,如血管畸形等。  5腰椎穿刺检查  颅内压和脑脊液的常规与生化检查大多数为正常。但大面积脑梗死者,或伴有出血性梗死时,可提示颅内压增高和脑脊液呈血性或黄变。如影像学检查已明确不需行此项检查。  6其他检查见短暂脑缺血发作。  【鉴别诊断】  脑血栓形成除了与出血性脑血管病鉴别外,还需与脑栓塞、TIA鉴别。此

4、外,也要与其他颅脑疾病如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瘤、硬膜下血肿、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鉴别。但根据病史及检查,常不难鉴别。  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一)脑出血  发病更急,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压增高明显,典型者不难鉴别。但大面积梗塞与脑出血,轻型脑出血与一般脑血栓临床症状相似,鉴别困难,往往需要做CT才能鉴别。  (二)脑栓塞  起病急骤,一般缺血范围较广,症状常较重,常有心脏病史,特别是有心房纤颤、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塞或其它掀因容易产生栓子来源时应考虑脑栓塞。  (三)颅内占位性病变  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发病也较快,出现偏瘫等症状,与

5、脑血栓相似,应注意有无高颅压的症状及体征,必要时可做腰穿、CT等检查以资鉴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