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对唐代士族发展的影响的论文

《颜氏家训》对唐代士族发展的影响的论文

ID:27305766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2

《颜氏家训》对唐代士族发展的影响的论文_第1页
《颜氏家训》对唐代士族发展的影响的论文_第2页
《颜氏家训》对唐代士族发展的影响的论文_第3页
《颜氏家训》对唐代士族发展的影响的论文_第4页
《颜氏家训》对唐代士族发展的影响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颜氏家训》对唐代士族发展的影响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颜氏家训》对唐代士族发展的影响的论文摘要:《颜氏家训》是中国首部家庭教育类专著,而该书的表现出的教育思想更对唐代士族的发展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加强家族内部文化学术传承的教育思想,适应了唐代选官制度从以门资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向重视个人文化素质的科举制的转变,这种思想使得部分旧士族地位得到巩固,而一些寒门庶族也凭此成为了新晋士族。  关键词:《颜氏家训》;魏晋旧士族;唐代新晋士族    中国历史进入唐代后,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科举制兴起,门第隔阂被打破了,真正有本事者,无论士庶,均可凭真才实学进

2、士及第;有的旧高门大族失去了世袭封爵的路途后,则走向了衰败。但士族在唐代并未消亡,甚至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毛汉光《中古士族性质之演变》一文就指出,唐代官吏社会成分中小姓414人,占12.3%;寒素724人,占21.5%,而士族有2233人,占官吏总数的66.2%;故得出结论:“士族仍然占官吏的三分之二弱。唐代与魏晋南北朝之间的差别之一,是唐代已有若干比例的寒素入仕,入仕的寒素中,亦有能升至士族者,所以唐代的社会变动(socialmobility),除了个人的上升变化之外,还包含着

3、家族的升降。有的魏晋旧族萎缩或退出政治统治阶层,有的寒素由小姓而士族。所以在唐代官吏百分之六十六点二的比例中,有一部分是唐代新进的士族,称之为唐代新士族。”  魏晋旧族的萎缩、唐代士族政治地位的保持和“新士族”的异军突起,实与当时部分士族重视文化传承的家族内部教育有关。山东琅玡颜氏就是典型的一例。该家族在唐代能出现像训诂大师颜师古、书法家颜真卿和忠臣颜杲卿等文化名人,保持由颜含、颜延之、颜竣等奠定的高门大族地位,跟该家族生活在南北朝后期的著名学者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不无干系。.关于此点,前辈学者已有

4、充分论述。作为中古士族的代表人物,颜之推又超越了对个体生命和个人家族的焦虑,转而为对士族这一社会群体生活状态的整体审视和深层思考。在中古家训的代表著作《颜氏家训》中,他或批判,或肯定,或鼓励,明确指出权势不可常保,文化却可以承传,这种重视学术文化家传的教育思想在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采取科举选士制度以后,对旧士族、原来的寒门庶族政治地位的保持或上升都有重要影响。    一、对魏晋旧士族委顿表现的批判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对部分魏晋旧士魏晋旧士族族在南北朝的种种丑行劣迹有着极深刻的批判,认为这些

5、旧族的道德水准和文化品格是群体性的全面下降。书中很多未具体指出姓名者如“北齐士大夫”、“梁朝贵游子弟”、“梁世士大夫”、“当今士大夫”、“梁初衣冠子孙”等实是指整个旧士族或可认为即是指魏晋门阀士族群体而言,而且之推对他们贪得无厌、慕求虚名、自作清高、道听途说、迂腐迷信、不识时务、不事学业、败名丧家等行为无一例外的持讽刺贬低态度,而全书没有一句对此群体称赞的语言,可见在作者眼中,旧士族群体正在无可避免的走向衰败。在全书批判的131人中,士族占了113人,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士族琅玡王氏族中有6人,陈

6、郡谢氏有4人,此二家族在东晋权势无人可比,可是进入唐代之后,他们便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陈郡谢氏后人极少还有彪炳之才,琅玡王氏的政治地位也从第十三代开始下降。这都体现出颜之推对魏晋旧族失去文化优势后必然走向衰落命运的先见。  旧世族衰败的原因,颜之推认为在于其子弟居于先世荣耀光环之下,只凭借家族先代功绩荫资生活,不重视学术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传承,不思进取,“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以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凶吉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

7、地。”故而失去了士族可以维持家声的文化优势,最终走向了衰败。故他以这些事例为反面教材来教育后人,告诉他们要“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这样才能避免败家之祸。之推之先见是被历史事实所证明了的,许多士族也从《颜氏家训》中汲取了有益经验,注重对后代的教育,特别是重视家族内部文化学术的传承,在唐代科举考试中,这些士族的后人凭学识入仕,重新进入到重组后的官僚集团中。    二、对魏晋旧士族优良家风、家学的肯定    颜之推在书中对承先人余绪,凭借旧有家学家风活跃在当时政治舞台上的正面例子也加以肯定。这些例子中

8、人物的家族则又多是在隋唐通过科举入仕,有很大影响力的士族;而也正是这些士族一以贯之的在中古时期重要的地位,才保持了整个士族群体在中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如书中论及河东裴氏家族中三人:“黄门侍郎裴之礼号善为士大夫,有如此辈,对宾杖之;其门生童仆,接于他人,折旋俯仰,辞色应对,与主无别也。”养成了良好家门风气。“裴政出服,问讯武帝,贬瘦枯槁,涕泗滂沱,武帝目送之曰:‘裴之礼不死也。’”表现出裴氏子弟对礼仪的注重和重孝的风操,可见其家教之缜密。“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