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数字传输模块设计及正交解调的实现(三)

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数字传输模块设计及正交解调的实现(三)

ID:27417054

大小:7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3

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数字传输模块设计及正交解调的实现(三)_第1页
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数字传输模块设计及正交解调的实现(三)_第2页
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数字传输模块设计及正交解调的实现(三)_第3页
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数字传输模块设计及正交解调的实现(三)_第4页
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数字传输模块设计及正交解调的实现(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数字传输模块设计及正交解调的实现(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PXI总线的高速数字传输模块设计及正交解调的实现(三)  5.3PXI数字传输模块软件面板的设计和测试结果  本课题上层应用程序是通过VC++工具进行开发的。之所以选择VC++是因为驱动程序也是在该软件平台上编写与实现的,这样便于应用程序与底层驱动的调用与衔接。应用程序访问设备驱动程序,一般由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应用程序中直接编程访问驱动程序,第二种方法是先利用VC等语言编写与驱动程序的接口,将函数封装成动态链接库供其它应用程序调用。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一种方法比较灵活,应用程序几乎可实现对硬件的全面操作,但这种办法需应用程序开发工具支持与驱动程序的接口,并且开发者要全面了解驱动程序和硬

2、件结构。后一种方法灵活性差,但动态连接库写好后上层应用程序可以用几乎任何一种高级语言写。并且由于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之间隔了一层动态连接库,因此用户可以不用太关心驱动程序的情况和硬件结构。本课题选用直接接口设计。  直接接口与通过动态连接库实现接口,除了在接口上有区别之外,在打开设备,读写设备等方面两者是一样的。下面介绍一下接口和界面的实现步骤[40]。  (1)定义应用程序与设备驱动程序接口所需的唯一标识号GUID。  (2)编写接口函数。  (3)得到与对应GUID相关的信息。  (4)获取接口数据。  (5)获取符号连接名长度。  (6)获取符号连接名。  (7)创建文件,由于任何设备在

3、A模式输出数据{unsignedcharpData[0x100];//待输出的数组for(inti=0;i<0x100;i++){pData[i]=i+0x0;}m_iStatus=STATUS_BLOCK_Hz。图5-5PXI卡软件面板图5-6低8位输出结果  5.4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的介绍了PCI/PXI设备驱动程序特点,以及DDK开发驱动程序的主要技术内容。本课题用DDK成功的开发出了基于PCI9054的设备驱动,并成功安装到硬件上且板卡能正常工作。  本设计中最突出的优点是采用DDK设计驱动程序,而没有采用DS(DriverStudio)和easurementTechnolo

4、gyc-onference1999:118~119[6]马怀俭.自动测试系统.第一版.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41~45[7]K.Chipperfield.ExploringVXIbusSystemsandInstrumentation.IEEE,1995:217~224[8]马怀俭.VXI总线讲座.电测与仪表,1990(4):12[9]万鹏.自动测试与VXI总线自动测试系统.山东大学学报,1997(3):85~86[10]杨乐平.一种新的模块化仪器总线标准PXI..测控技术,1998(5):62~63[11]NationalInstruments.PXISpecificat

5、ionPCIeXtensionsforInstrumentationAnI-mplementationofpactPCI,1997:1~50[12]ArleneMeadoentsInc:TMS320C6416TFIXED-POINTDIGITALSIGNALPRO-CESSORSDataSheet.TexasInstrumentsInc:2004[18]苏涛,蔡建隆.DSP接口电路设计与编程.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1~56[19]黎向阳,刘光平,梁甸农.宽带正交解调器幅相一致性测量.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2(2):60~63[20]向民,张辉.一种用于信号分析的数字正交

6、解调电路设计.电视技术,2006(2):65~69[21]立君,马骏.一种宽带正交解调器的试验研究.现代电子,2000(4):30~32[22]崔勇,王宏远.基于SystemVieesKimery.PXI测量系统面对今天的测试挑战.ElectronicProductsChina,2000(5):18[24]王鲁平,李飚.基于EPLD技术的PCI总线接口设计.电子技术应用,2001(3):5[25]FinkelstEin,Ehud,editerraneanElectrotechnicalConference-MELECONv21998(3):18~20[26]Plxtechnology,PCI

7、9054DataBook,Version2.1,January,2000:15~60[27]振勇,翁木云.FPGA设计及应用.第一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22,111~140,195~218[28]DA先锋工作室,吴继华,王城.AlteraFPGA/CPLD设计(基础篇)第一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116[29]ltera.CycloneIIDeviceHandbook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