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期望差距

浅谈审计期望差距

ID:27490247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4

浅谈审计期望差距  _第1页
浅谈审计期望差距  _第2页
浅谈审计期望差距  _第3页
浅谈审计期望差距  _第4页
浅谈审计期望差距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审计期望差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审计期望差距  [摘要]由于诉讼爆炸的出现,人们逐渐关注审计期望差距。本文探讨了审计期望差距的涵义、构成要素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与审计报告使用者沟通等缩小审计差距的措施。  [关键词]期望差距公众期望审计准则    一、审计期望差距构成要素  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了诉讼爆炸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审计期望差距的产生。最早提出审计期望差距概念的是Liggio(1974),他认为审计期望差距是指“独立审计师和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审计业绩期望水平的差异。”Poter(1993)指出审计期望差距是“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和审计师实际业绩的公众看法之间的差

2、距。”1986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成立了“审计工作计划研究委员会”,即“麦克唐纳委员会”。麦克唐纳委员以图的形式描述了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以及解决的途径:  其中:纵轴A代表公众对审计的需求,纵轴B代表审计人员理论上可能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C代表现有的职业准则要求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D代表审计人员现在实际实现的期望水平,纵轴E代表公众认为目前审计人员实现的期望水平。各纵轴之间的距离代表期望差距的具体要素,可分为四部分:可能的准则与现有准则之间的差距(BC),现有准则与现在业绩水平的差距(CD)、公众对审计期望与可能准则的差距(AB)、现有业绩水平与公众对业绩的认识之间

3、的差距(DE)。BC、CD是合理期望差,可通过修订、完善审计准则,促使审计职业界改进工作来缩小差距;AB、DE是不合理期望差,要通过双方沟通,分清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  2001年,胡继荣在《论审计期望差距的构成要素》中提出“期望差距是指公众对审计的需求与公众对目前审计执业的认识之间形成的差距,它既包括了由于审计能力不足而形成的差距,也包括了由于公众对审计执业的认识错误而形成的差距。”并对麦克唐纳委员提出的构成要素提出了修改。他认为B是现在的准则;C是现在可能的准则;AB是公众对审计需求与现在准则之间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并依赖现在准则的更新;BC是现在准则与现在可能

4、准则之间的差距,依赖审计环境的改善;CD是现在可能准则与现在职业之间的差距,要提高审计业务执行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DE是公众对现在执业的认识与审计人员的实际业绩之间存在的差距。  二、审计期望差距的产生原因  1.公众对审计的误解。审计期望差距有一部分源于信息不对称。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是广泛的,而审计人员所能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公众对审计过渡需求,同时对审计职能的期望过高,对审计目标的不恰当理解,造成对审计的服务范围和保证程度的要求超出了审计能力,形成审计期望差距。  2.审计工作的固有限制。由于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大多数审计证据是说服

5、性而非结论性的;为形成审计意见而实施的审计工作涉及大量判断;某些特殊性质的交易和事项可能影响审计证据的说服力等一些原因,审计人员只能提供保证财务报告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对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保证查处所有的遗漏和错误。正是这种局限性使审计无法满足公众的全部期望,形成了审计期望差距。  3.审计人员行为的不恰当性。审计人员的行为远不能达到公众的期望,可信度受到很大质疑。尤其在我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审计人员很少能发现舞弊或非法行为,甚至他们本身都对在执行审计业务时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舞弊或非法行为没信心。公众对审计人员行为存在不满也形成了审计期望差距。  4.审计

6、准则的有限性。审计的质量标准应符合效率原则,应当能确定社会可接受的审计成本水平,而社会在接受这一成本水平的同时,也就接受了与成本相对应的审计失败率。同时,市场经济下经济活动不是静止的,它是一个动态的事物,而审计准则不可能涵盖所有事项。这也造成了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三、缩小审计期望差距的措施  1.加强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沟通。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但是不能也不可能满足投资者所需的任何信息。公众应该让审计师明白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和信息,才能更好地获得信息。同时审计人员也要使公众充分了解审计人员的责任,尤其要分清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审计责任和经营责任。使他们明

7、确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显然,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提供的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差错和舞弊应由被审计单位负责,审计人员的责任是按既定的审计准则和业务约定书的要求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提高经营效率,保证财产的保值增值,避免经营失败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经营责任。审计人员的责任是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仅仅是一种“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担保,更不是对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