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最新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最新

ID:27511621

大小:23.6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4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最新 _第1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最新 _第2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最新 _第3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最新 _第4页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最新 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最新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近年来,关于学生的计算能力听到不少质疑的声音,如:“现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较以前减弱。”“最近几年学生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其实,在多项国际测试中显示中国学生计算能力远超国际水平。计算已经是我们的强项,如何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标准(2011年版)》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借助直观手段,掌握算理算法2011年版课标强调在计算教

2、学要重视算理的探索和理解。直观手段是探索算理的重要方法,是理解算理的重要手段。老师们比较重视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探索和理解算理。只要是计算课的公开课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忙碌的身影,我们心里不免产生了一个问题:动手了就有效吗?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结果的追求上,如果把操作当作任务,把操作5和算理分离,仅仅是为了操作而操作,那么对于算理的探索没有任何作用。教师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三上《两位数乘两位数》(黄城根小学张国庆)中借助点子图思考如何计算出13×12的结果。借助点子图的拆分学生探索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有的学生使用的方法,将其转化为两位数乘

3、一位数,有的学生自然的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12拆成10和2,分别用10和2去乘13,然后再相加;这种方法的出现为学习竖式埋下了伏笔。同时,由于拆法的不同从而产生了多种算法。由此可见,直观模型对学生探索方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进一步的有以下几点思考:1.算的“慢”、“笨”一点未必不好;2.由算理到算法应当是一个由“慢”、“笨”到“巧、快、灵”的探索过程;3.只有这样的过程,才有助于理解算理(课标的要求),拓展学生的发现空间,单纯记忆、操练的教育价值有限;54.无论口算、笔算,无论运算形式怎么变化,怎样快速有效,均建基于算理。正是基于算理,学生才可以做的越来越巧、

4、越来越省。因此,我们要借助直观,同时将直观的手段与抽象的算理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促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算理。二、关注运算的思考性,发展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主要是指逻辑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的结合,即不仅会根据法则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要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简捷、合理的运算途径。它不能独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与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等一般能力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能力。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

5、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5关注运算能力的发展,不能仅仅等同于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性,更要关注计算过程中所蕴含思考性,增加计算的思维含量,促进运算能力的发展。三、拉长运算过程,感悟推理思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计算教学中,学生要主动地观察、比较、分析、思考,特别是计算中的一些规律、法则、公式,都要让学生经历推理的过程,即:运算中蕴含推理。如二下《有余数的除法》引入,结合操作时建立的表象,理解余数产生的道理。交流中,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和掌握规律,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6、在观察中选择有用信息,在猜测中分析,在探索中归纳,不断地积累数学计算的经验,循序渐进地提升数学素养。计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大胆地猜测、深入地研究,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在探索中发现,在推理中归纳,枯燥无味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在这过程中,计算不再是机械的题海战术,不再是死记硬背的规律性质,而在学生的自主5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积极的参与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探究中提升运算能力。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