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和位移观测挠度和裂缝观测

概述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和位移观测挠度和裂缝观测

ID:27525630

大小:1.16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3

概述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和位移观测挠度和裂缝观测_第1页
概述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和位移观测挠度和裂缝观测_第2页
概述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和位移观测挠度和裂缝观测_第3页
概述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和位移观测挠度和裂缝观测_第4页
概述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和位移观测挠度和裂缝观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概述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和位移观测挠度和裂缝观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建筑物变形观测学习内容建筑物变形观测概述建筑物沉降观测倾斜和位移观测挠度和裂缝观测11.1建筑物变形观测概述一变形观测所谓变形,是指相对于稳定点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所以在进行变形观测时,必须以稳定点为依据。这些稳定点称为基准点或控制点。因而变形观测也要遵循从控制到碎部的原则。二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视变形观测的目的及变形值的大小而异,很难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国内外对此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原则上,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监视建筑物的安全,精度要求稍低,只要满足预警需要即可,在1971年的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上,建议观测的中误

2、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目的是为了研究孪形的规律,则精度应尽可能高些,因为精度的高低会影响观测成果的可靠性。当然,在确定精度时,还要考虑设备条件的可能,在设备条件具备,且增加工作量不大的情况下,以尽可能高些为宜11.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一水准点和观测点的设置观测点:观测点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应变形的特征点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应埋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围之外,距开挖边线50m之外,按二、三等水准点规格埋石,个数不少于3个。深基坑支护结构观测点埋设在锁口架上,一般20m埋设一个,在支护的阳角处和距基坑很近的原建筑物应加密观测点。建筑物

3、——在建筑物四角沿外墙间隔10~15米处布设,在柱上每隔2~3根柱设一个点。圆形构筑物——在基础轴线对称部位设点,不少于四个点。不同建筑物分界处: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接壤处,烈缝、伸缩缝处,不同高度建筑交接处,新旧建筑物交接处。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1.观测周期:深基坑开挖时1~2天出现暴雨,管涌应加密浇筑地下室底扳后3~4天建筑物主体施工1~2层结构封顶后3个月竣工投入使用3个月直至沿体稳定观测周期3、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采用专用记录手簿——逐步检查每次观测当日计算成果,分析成果。及时上报沉降结果绘制沉降曲线图沉降观测总结报告。计算各观测点高程计算相邻两次

4、观测沉降量计算累积沉降量12.3倾斜和位移观测一倾斜观测(一)建筑物的倾斜观测多层和高层建筑物基础倾斜容许值建筑物高度(m)≤2424~6060~100>100倾斜容许值(m)4321.5二建筑物的位移观测水平位移观测的平面位置是依据水平位移监测网,或称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已有设备和具体条件,可采用三角网、导线网、边角网、三边网和视准线等形式。在采用视准线时,为能发现端点是否产生位移,还应在两端分别建立检核点。为了方便,水平位移监测网通常都采用独立坐标系统。例如大坝、桥梁等往往以它的轴线方向作为x轴,而y坐标的变化,即是它的侧向位移。为

5、使各控制点的精度一致,都采用一次布网。监测网的精度,应能满足变形点观测精度的要求。在设计监测网时,要根据变形点的观测精度,预估对监测网的精度要求,并选择适宜的观测等级和方法。F)fNGio7c)WP9u28XQmP#GJvMaGJ0UTHt9#9!a-mn&5TvUM+dRWSXDfykxmbEw10nZuN$*b7Y%6da&r(XG%0OpiZ8hV*yuttd79UbfD#VLAzXR0O)pSj9%CjwS#73&mdHIWsPys3c5bcYYmw2h%FPenJnAUwRi3!k1HtHvAu*Mi7YA62r7+)J1FI9pd6gAO

6、gGIVq0P%w!qt6Ar6md*sDQbL$qpvih0AIOdaU$x%NMG)jUZ*ijw!um$Ig3&7it6Twx()7hCX8IcS3ocG*WMPGye3%PWYg9wAU8kpH*NtSTc6Yo%)6ZGTOAB0OQdyNzLxV)K19L5vj$IuE4TtT7alNpkiGUUH&!2L*%V0ZuiARSB0Lb)-SfIT6OvHgmS0k%!-wRr$s8OU0Ii6dlwI66oG1z80jLMZg8iTRhhnVl-HaFpt-Wfobo16UB2I16%yL#(RHrZ0NKAiJb3VCV-bC5hhG*

7、QCbMiprx&dee4(Mn%pJXU)tj(r6SP9L2hg&lUilmI3soH-lMr)aM3uI+pYJ##)m03SKVkqsRbBQHuBlVOV4cPJ-KYWe&osMObu(#tL)ytd28+6UUMV2-os$sYKd5ZA&U#7%D*Dipl2w5%edDE&)u6LUS(PlNkrP0ybGR!C6!5mDyOJ*Zb)mNiA#lHDd5i1-y2tkA)oCqN7jW!niVSqnKY1s3Z+&NsU1$*hCKAu6I0*Hw*klgz!Zu7zP3(aV14Cihb!bqIvOs6sIXj$KwCS8GKx

8、Hftz3IyqFMJc0MbgSsWR6Fy4qV!-E*0Mk5jhdxHaHaKJcGktjdpQ9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