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ID:27650877

大小:245.34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2-05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_第1页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_第2页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_第3页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_第4页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减物质化经济增长模式;核心思想: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基本特征: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3R原则输入端-Reduce(减量化)过程中-Reuse(再利用)输出端-Recycle:(再循环/再生利用)生产制造、服务3R原则消费废弃最终处置(填埋)处理(再生利用、焚烧)投入天然资源第一步:减量化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一步:减量化(Reduc

2、e)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步:再利用(Reuse)产品反复多次使用,延长使用周期第三步:再循环(能源再利用)Recycling对无其他再循环模式只有焚烧处理的废弃物进行能源再利用第三步:再循环(资源再生利用)Recycling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1、社会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时期:农业社会、早期工业社会目标:征服自然、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模式:产品制造物品消费废物排放资源开采自然界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2、洛杉矶

3、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3、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4、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来自大自然的警钟-八大环境公害事件5、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发生于1961

4、年前后的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多人。6、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7、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8、爱知米糠油事件发

5、生于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来自大自然的警钟-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末端治理模式时期:工业化中后期目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对自然界的危害模式:产品制造物品消费废弃物排放资源开采自然界直接排放技术治理低危害废弃物末端治理的理论依据庇古税环境污染-经济行为的外部性解决路径-外部性内部化工具-庇古税:排污收费制度科斯定理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谈判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环境库兹涅兹理论环境污染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倒“U”型关系。末端治理模式的主要缺陷治理技术

6、难度大,治理成本较高,很难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难以调动企业积极性能源与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污染排放标准往往只注重浓度控制而忽视总量控制,使实际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循环经济模式20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思想萌芽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同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他将人类生活的地球比做太空中的宇宙飞船,提出如果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当超过地球承载能力时就会走向毁灭,只有循环利用资源,才能持续发展下去20世纪7

7、0年代,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矛盾凸显,引发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首次向世界发出了警告:“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像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的增长极限将在今后一百年中发生”。同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探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987年,时任挪威首相的布伦特兰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