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

ID:27681886

大小:777.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2-02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_第1页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_第2页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_第3页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_第4页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_第5页
资源描述: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江西省教育厅指南制定的背景一.二.三.指南制定的过程关于指南文本三部分指南制定的背景一.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数千万幼儿的发展,寄托着数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2月1日)背景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2010.7)*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重

2、视理解幼儿的知识与能力,教育幼儿的知识与能力。背景2: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落实《儿童权利公约》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加强幼教质量监控,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进一步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引导家庭、社会的幼教价值观和方法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

3、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背景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研制《早期学习与发展标准》最初始于美、英、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儿基会支持许多发展中国家为确保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幼儿的入学准备水平而研制类似文件。借助“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教育部基础司从2006年起,与儿基会合作,组织我国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始着手研制以家长和教师为主要使用对象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制定的过程二.二、《指南》的制定过程准备与启动阶段(05年7月-06

4、年3月)指南草案的内容效度检验(06年12月-07年3月)指南草案的年龄效度检验(07年4月-08年10月)指南的定稿阶段(08年11月—09年3月)指南征求意见与完善阶段(09年4月—12年6月)对指南进行修改对指南进行修改指南撰写与交流讨论(06年4月-06年11月)《指南》的科学性效度具体指的是《指南》准确反应中国3-6岁儿童的发展目标的程度。为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指南研制专家组先后对《指南》进行了内容效度检验和年龄效度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指南进行多次修改,对修改后的指南又再次进行了效度检验,为《指南》的定稿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关于

5、内容效度检验(06、12—07、3)内容效度检验的地区:黑龙江、江苏、云南和四川,每个地区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县或县级市。调查对象主要是三个群体:专家群体:包括儿童发展、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省市级幼儿教育教研员,在全国范围内抽样,每个领域选取30名专家,共计228人次。教师群体:包括园长和一线教师。每个县30名园长和教师,城乡各半,共120人。家长群体:调研对象为4岁、5岁和6岁左右孩子家长,具有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所在地区与教师群体相同。每年龄组儿童的家长各10人,城乡各半,共120人。结果表明指南初稿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同时也对指南的部分内容和结构

6、进行了修改。关于年龄效度检验(07、4—07、10)目的是确定指南的各年龄段的目标部分是否准确与合理,以保证各领域的指标对该年龄段幼儿的期望适宜。评价指标的年龄效度依据主要是各个年龄段目标通过的百分比(40%-60%)。全国6个省分层抽样,抽取3600名幼儿及其主要监护者作为测试对象。结果表明指南的大部分目标具有较好的年龄效度,对部分目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健康科学语言低于40%34240%-60%143高于60%7912四岁组检验的部分结果4年多来,在对全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在全国幼教界、家长中多次地征求意见,通

7、过和全世界几十个发展中国家相互学习与借鉴,通过获得国际一流专家持续的技术性支持,《指南》的制定工作基本完成。关于《指南》文本三.三、关于《指南》文本(一)《指南》的名称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2、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3、怎么理解3-6岁儿童的学习“指南”,如字面所示即指向南方的意思。基于此,“指南”一词被引申为“指导”、“导向”,比喻“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辞海)。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标准”一般被定义为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榜样、规范等。“指南”与“标准”两概念的内涵区别,给用“指南”或“标

8、准”命名的事物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本质属性。基于对我国幼儿教育现状与问题的认真分析,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我国公众的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