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文献综述

体育舞蹈文献综述

ID:27757379

大小:4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上传者:U-991
体育舞蹈文献综述_第1页
体育舞蹈文献综述_第2页
体育舞蹈文献综述_第3页
体育舞蹈文献综述_第4页
体育舞蹈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舞蹈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体冇舞蹈专项体能训练理论文献综述摘要:分级归纳了体育运动、体育艺术类项目、体育舞蹈屮的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根据体冇舞蹈的专项特点,指出了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体能训练要根据专项特点,从专项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有效可行的训练方法。综述中讨论了体能的概念、体能的训练理论与方法和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体育舞蹈;专项体能;训练;文献综述体育舞蹈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80年代发展较快,先后与H、美、英等国家进行交流活动。据我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调查及国家体育总局的权威统计,R前我国从事体育舞蹈锻炼的人群己达3000万人,经常参加各级体育舞蹈比赛的人数也在5万人左右。体育舞蹈的普及推动了我国体育舞蹈竞技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各类体育舞蹈比赛的竞赛规模扩大,另一方面,体育舞蹈竞技的技术难度也大大增加,一定程度而言,现代体育舞蹈竞赛也是体育舞蹈选手体能的较量。体能是运动竞赛和训练的基础,是完美表现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保障。因此,选手在比赛屮单单靠过硬的技术不一定能走到比赛的最后,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能。以近年黑池舞蹈节为例,各组别的参赛选手达到了两百对以上,多者近五百对,一天多者要进行七轮以上的比赛,因此没有良好的体能,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连续参加多场赛事,并完美表现其高超、精湛的技术。由此可见,选手要想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除了要掌握各舞种的基本技术和具备一定表现力之外,对他们在训练与比赛屮的体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手的体能水平对其竞技能力和竞赛成绩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近年来,体育舞蹈教练和选手逐步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渴望得到体能训练的新知识和新研究,而目前关于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的研究甚少。对这一方面进行专门研宄并公开发表的文献只有何忠发表在襄樊学院学报上的《论体育舞蹈选手的体能特征及其训练》,由此可见对体育舞蹈专项体能训练理论和方法的研宄迫在眉睫。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广东省六所专业体育舞蹈院校的体冇舞蹈体能训练现状,结合体冇舞蹈的专项特点,对竞技体冇舞蹈的专项体能特征和选手的体能水平构成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体育舞蹈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希望对体育舞蹈教练员和选手的训练和竞赛提供一定的参考。鉴于体育舞蹈专、Ik体能训练的系统研究对体育舞蹈发展的现实应用意义,作者就体能训练和体育舞蹈专项特点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1体能的概念熊斗寅在《浅析“体能”概念》中通过对体能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认为“体能”是个不确定的概念,冇大体能和小体能之分。大体能就是泛称的身体能力,它包括身体运动能力、身体适应能力、身体机能状态和各项身体素质,小体能是指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和体能性项目等。(1)赵志英、郑晓鸿认为“体能”是指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和比赛负荷下,最大限度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时对抗疲究的能力。(2>何雪德等在《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综合分析了众说纷坛的体能,认为体能可进行广义与狭义定义,但都仍有不确定性。广义体 能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适应能力儿个方面,与传统一般身体训练相比,它强调的是适应能力。狭义体能是指上述各种身体能力在技能类对抗项目中的应用,与传统专项身体训练相比,它强调的是对抗性和竞技性。(3>总的来说,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活动集中表现于力量、速度、耐力三种基本运动素质及三者之间的各种组合性运动素质,人体的形态及机能状态是决定其运动水平的基础条件,而体能的概念应该根据各个项目专项的特点,在其基本概念上,有所偏倚。2体能训练的相关研究2.1体能训练的基础理论研宄主要有李之文(4)在《体能概念探讨》中对体能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王兴、司虎克在《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科学化探索》(5)—文中对体能的定义和体能训练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又在《体能训练基木理论与基木原则的研究》<6)—文中对体能训练的基本理论、科学依据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研究。这些基础理论对本文的研宄提供了理论支持。2.2指导各运动实践的具体体能训练理论2.2.1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理论这些体育项目的体能训练理论为木文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有起到重要启发作用的如袁运平(7>对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短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闪容由基础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三个部分组成;谭肤斌、王保成等(8)通过分析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特点,深入研宄了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体能构成因素、训练原则、训练内容等)及具体的训练方法、手段,并进一步研究了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武冰冰在对足球体能训练的探讨中认为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分为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速度耐力训练、有氧训练、训练负荷四个方面。<9>2.2.2体育艺术项目中的体能训练理论彭建敏、程在宽(1°>在《对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构成因素》和《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其训练内容的理论研究》(11)的研宄中剖析了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和它的构成因素,认为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决非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素质训练,它是人体器官和机能系统在结构和机能能力上的适应性再塑造工作,是运动员心理意志品质的再槊造工作,它的结论得出健美操的体能水平构成因素主耍包括身体形态、力度、整体力量、运动耐力、柔韧与协调和表现力。其中,表现力的训练是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的独特之处。华中师范大学董丽丽在《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及方法之探讨》<12)中结合健美操的项0特点,对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和体能训练闪容的构成及体能训练的原则及方法等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竞技健美操的体能训练水平由专项力量、成套耐力、高度协调性、动作速度、身体姿态、肌肉控制能力、动作力度、表现力构成。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要遵循:从竞赛实战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相结合原则、体能训练系统性原则。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包括力量、耐力、柔韧训练等的基础体能训练内容和包括肌肉控制力、灵敏素质、力度、动作速度、身体姿态、表现力等方面的专项体能训练。张星等在《竞技体操体能训练的研究》<13)中分析了体能训练的意义,根据体操专项特点,为体操体能训练提出导向,对体操运动员的力能、速度、耐力、灵敏、柔初等能力提供了一般和专项的部分 训练手段。李文川在《中俄男子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体能训练比较研究》U4>中通过比较分析中俄体操训练大纲内容,提出我W体操运动员在初级和中级前期阶段过分注重了一般体能训练,影响了技术训练,因此体能训练在专项训练中的比重一定要得到合理控制,不能喧宾夺主,影响了技术训练。2.2.3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理论对于体冇舞蹈的体能训练理论只有何忠发表在襄樊学院学报上的《论体冇舞蹈选手的体能特征及其训练》<15),作者通过分析体育舞蹈的体能特征,为体育舞蹈的身体形态训练,力量素质训练和专项柔韧素质训练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对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全文对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的论述不太全面,与专项结合不是很紧密,因此体能训练方法的提出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难以取得非常有效的效果。所以,紧密结合体育舞蹈专项特点,对体育舞蹈体能训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因素,并为之提供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对提高体育舞蹈选手的竞技水平和竞赛成绩有很大的现实意义。3体育舞蹈的专项特点3.1体育舞蹈的概念体育舞蹈是竞技体育与艺术表演相结合的舞蹈,是以身体动作舞蹈为基本内容,双人或集体配合,既有娱乐健身作用,乂有竞技表演的体育运动。它将艺术、体育、音乐等融于一体,被人们誉为“健”与“美”的典范,是世界通用的“情感语言”。(16)体育舞蹈是一门融体育、音乐、美学、舞蹈为一体,以身体动作舞蹈化为基本N容,以双人或集体配合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娱乐健身型体育运动项目。<17)这一定义忽视了体育舞蹈的竞技特点。当今,随着体育舞蹈的发展,体育舞蹈不再只是一项娱乐健身的项目,目前它已经成为东亚运动会、亚洲室内运动会及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因此,体育舞蹈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在各重大体育竞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性越来越强。3.2体育舞蹈的特点3.2.1体育舞蹈的风格特点体育舞蹈包括摩登舞和拉丁舞,摩登舞除探戈舞外,都起源于欧洲,具有端庄、含蓄、稳重、典雅的风格和绅士风度,舞步流畅,轻柔洒脱,舞姿优美,起伏有序,是老少皆宜的舞系;拉丁舞除斗牛舞外,都起源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动作豪放粗犷,速度多变,手势和脚步rt容丰富,充满激情,具有热情、奔放、浪漫的风格特点,尤为中青年人所喜爱。<18)3.2.2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体育舞蹈共十个舞种,既有身体运动幅度大的跳步、跨步,也有幅度较少的小跳、垫步、碎步,还有蹲、立、走、跑、转的变化和髋、四肢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交替和转换。只有身体各部分的肌肉紧张、松弛、交替、依次或同时的恰到好处地协调用力,冰能把每个动作以至全套动作完美地表现出来。这些变化与表现,对人体肌肉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动作的节奏感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舞蹈每一个动作,其发力的根源、步幅的大小、进退的变换、重心的升降、稳定与平衡主要在于腿部,尤以踝、膝关节作用至关重要。而踝、膝关节的作用力又受约于其身体素质。通过练习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致使舞步开阔、富有弹性、前后移动自如和方向转换灵活多变。<19) 4体育舞蹈专项素质训练身体素质是体能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目前对体育舞蹈的体能训练的研宄甚少,但关于单项身体素质训练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研究,下面将其分项列出。4.1身体形态训练由北体大出版的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教材《体育舞蹈》<2Q)第四章体育舞蹈的教学与训练中将体育舞蹈的身体形态训练分为站姿训练、芭蕾手位、脚位训练。何忠<21)将体育舞蹈的身体形态训练细分为挺拔直立训练、开胯练习、肩、胸、手臂练习、胯、膝、踝三部位练习、腰腹部练习和头部练习六个部分。4.2专项力量训练体育舞蹈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是最多的,可见力量对于体育舞蹈的重要性。其中何忠、许志琳在《体育舞蹈的运动技术特征及其专项力量训练》<22)屮通过分析体育舞蹈专项力量的运动特征,认为体育舞蹈表现出来的专项力量有静力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相对力量,并为其提供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另外他还从选手的身体部位出发,探讨各身体部位的力量训练方法。因此该文对体育舞蹈的专项力量的研究较为全面。刘光红<23)通过分析体育舞蹈的专项力量素质,认为针对发展力量素质目标,反复单个动作练习或套路练习,是所有运动项R最简单的也是较为实用的训练方法。腿的力量素质是影响和制约腿部柔韧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该文着重列举了一些对发展体冇舞蹈腿部专项速度力量直接有效的训练方法。4.3柔初素质训练柔初训练的方法主要有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两种方法。动力拉伸法是通过冇节奏地重复同一动作的练>』使软组织逐渐被拉长的方法;静力拉伸法是先通过缓慢的拉伸动作将肌肉软组织拉长,当拉伸到一定的程度时要暂时静止不动,使这些软组织得到一个持续被拉长的机会。在训练时常常将二者结合起来。练习时可采用负重和不负重的拉伸练习,负重一般不能超过被拉伸肌肉力量的50%.练习的组数和次数一般应根据关节的不同特点,选手自身的情况而定,在静力拉伸吋,当关节伸展到最大限度吋,可以固定停留30秒钟左右的吋间<24)。发展肩部、腿部、髋部和脚踝部的柔韧性主要手段有.•压、搬、劈、摆、踢、绷和绕环等练习;发展躯干柔韧性主耍手段有:站立体前屈、体后屈、俯卧竹伸、转体、甩腰、吊腰和腰绕环等。发展手臂的柔韧性主要采用手臂波浪、臂绕环等练习<25)。另外,熊文在《拉丁舞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探讨》<26)中,指出拉丁舞选手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素质、速度耐力素质、静力性力量和爆发性力量相结合的素质、良好快速平衡旋转的素质、弹跳柔韧素质和灵敏反应素质六大身体素质,对拉丁舞的身体素质训练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并未依据这些专项身体素质,提岀相应的训练方法。而关于摩登舞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探讨的研究还未出现。5结语从目前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在国际、国内比赛中的表现来看,与国外高水平选手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选手舞蹈表现力和体能不足两个方面。其中,在比赛中因体能不足而导致比赛成绩不佳的现象是越来越突出(这一点从近几年体育舞蹈比赛成绩可以看出,我国选手在14岁以前比赛成绩与欧美选手没有多大差别,14岁以后年龄组的成绩却不够理想)(27)。事实表明,忽视选手的体能训练,不但会导致舞蹈选手不能很好的学习掌握当前国际上流行的一些高难度动作技术,而且还不能确保选手自始至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完成好比赛。因此,充分认识该项目体 能训练的重要意义和体能特征,总结该项B运动训练规律并提出科学冇效的训练方法,构建体育舞蹈的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以适应技术发展和比赛的需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6参考文献[11熊斗寅.浅析“体能”理论概念[几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3[21赵志英,郑晓鸿.对“体能”的探析[几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3]何雪德,袭波,刘喜林.体能概念的发展演绎着新时期训练思维的整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2[4J李之文.体能概念探讨|儿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3):1-3[51王兴,司虎克.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科学化探索[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1):8-10[6]王兴,司虎克.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研究[J].中W体育教练员,2003(2):4-6[7J袁运平.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学体系的研究U1.中国体育科技,2004(2):1-6問谭联斌,王保成,黄黎.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128-1131[9]武冰冰,对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17):387-433110]彭建敏,程在宽对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构成因素的研究川.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fill彭建敏.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及其训练内容的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体冇大学,2003.4[12]董丽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及方法之探讨[D].广州:华中师范大学,2006.5[131张卫星,马加禾,梁川东.竞技体操体能训练的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2006.2ri41李文川.中俄男子高水平体操运动员体能训练比较研宄[J].浙江体育科学,2005.10[15][21][25]何忠.论体育舞蹈选手的体能特征及其训练[几襄樊学院学报,2007.2H6J118J120J寿文华,魏纯镭,荣丽.体育舞蹈|M1.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1-5-30間张清澍,陈瑞璋,伏宇军.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2〜3.[19]司徒炳坤,李伟超.论体育舞蹈的价值[J].广州:体育学刊,1997.2[22]何忠,许志琳.体育舞蹈的运动技术特征及其专项力量训练[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231刻光红.体育舞蹈力量素质的分析和招•养[J].西安: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241杨世勇.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6]熊文.拉丁舞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探讨[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27]何忠.论影响体育舞蹈选手舞蹈表现力的因素[J].广州: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3):89-9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