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腰椎间融合结合单双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椎管内麻醉腰椎间融合结合单双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ID:27817565

大小:51.6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6

椎管内麻醉腰椎间融合结合单双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_第1页
椎管内麻醉腰椎间融合结合单双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_第2页
椎管内麻醉腰椎间融合结合单双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_第3页
椎管内麻醉腰椎间融合结合单双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_第4页
椎管内麻醉腰椎间融合结合单双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椎管内麻醉腰椎间融合结合单双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椎管内麻醉腰椎间融合结合单双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腰椎间融合结合单、双侧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并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及融合率。方法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68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A组37例患者行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31例患者行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植骨融合情况及与cage相关的并发症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比A组平均减少20min

2、,出血量平均减少50ml,住院费用平均减少70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天数相似。术前JOA评分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8〜48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oA组置入148枚螺钉中其中有3枚穿透皮质,但未引起神经症状;B组置入62枚螺钉未发生与螺钉置入相关并发症。两组均未发现融合器移位、假关节、内固定松脱或折断等并发症。结论单侧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单间隙腰椎问盘突出症能够达到双

3、侧内固定同样的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费用低、对脊柱结构破坏少等优点,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可供选择的较好方法。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症;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单侧;双侧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是慢性腰痛、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原因[1]。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不一。2007年5月〜2010年5月我科采用减压后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加双侧或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现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8例患者,其中A组3

4、7例患者行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31例患者行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常规腰椎正侧位、前屈后伸动力位X片检查,腰椎CT与MRI检查。根据腰椎不稳的诊断标准[2]:腰椎前屈后伸位X线片矢状面位移超过(包含)4mm,或角度变化在(包含)10°以上。两组患者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根据不稳程度分为轻度:位移4〜5mm或角度变化10°〜11°;中度:位移6〜8mm或角度变化12°〜14°,重度:位移在8mm以上或角

5、度变化在14°及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lo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表1中的一般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A、B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JOA评分和病变节段、腰椎不稳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1.2方法全麻后俯卧位于脊柱外科手术架上,术前C型臂X线透视定位病变椎间隙,常规消毒铺巾,取后正中偏患侧直切口约6cm,A组剥离双侧椎旁肌显露双侧椎板及关节突,B组剥离患侧椎旁肌显露患侧椎板及关节突,行患侧部分椎板切除。两组均在C型臂X线透视下于相应椎弓根置入椎弓根螺钉,A组于双侧置入,B组单侧置入

6、。用椎板咬骨钳咬除增生的骨质、黄韧带,两组患者均在患侧的同一处进行1/3的椎板切除术,直到所有受影响的关节突显露出相应节段的硬脊膜及相应的神经,最后切除所有病变的的髓核。使用专用绞刀对患者病变处的椎间隙进行上下椎体植骨床处理,将终板软骨刮除,直到骨性终板出现点状出血。随后在置人钛合金cage之前行神经根管减压。将切除后的椎板碎骨块进行修剪或是骼骨进行修剪,修剪形状为火柴棒样(A组患者取自体骼骨共19例,B组共16例),并将其植入椎间隙前部,斜向患侧放置1枚形状适宜的cageo两组患者均采用纵杆连接固定装置对置入

7、的椎弓根螺钉进行加压。并进行神经根活动度的次探查,确认是否出现卡压。对术野区域进行彻底的止血,最后使用3%的双氧水+0.1%碘伏+大量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反复的冲洗,放置负压引流管,切口进行逐层缝合,术毕。1.3术后处理术后l~2d将患者的引流管拔除,并进行3~7d的抗生素治疗。于术后24h开始对患者进行双下肢直退抬高功能锻炼,术后的3〜5d行双下肢屈伸功能锻炼,术后的5~7d行腰背肌等长收缩功能训练,术后的lw戴支具下床活动,术后的4〜6w可进行一般活动同时行恢复性训练,3个月后患者基本能正常活动。1.4疗效评

8、定标准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法[3]进行评定,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15-术前评分)x100%o改善率>75%为优,50%〜74%为良,25%〜49%为可,0.05),同组末次随访时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优良率及植骨融合率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o图1中年男性,术前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岀伴不稳,行单侧建议椎间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