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心elisa检测鹿粘膜病病毒的研究

夹心elisa检测鹿粘膜病病毒的研究

ID:28228981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夹心elisa检测鹿粘膜病病毒的研究_第1页
夹心elisa检测鹿粘膜病病毒的研究_第2页
夹心elisa检测鹿粘膜病病毒的研究_第3页
夹心elisa检测鹿粘膜病病毒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夹心elisa检测鹿粘膜病病毒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夹心ELISA检测鹿粘膜病病毒的研究摘要:为探讨在鹿黏膜病诊断中,采用夹心ELISA检测方法后,取得的临床价值。选取某鹿场的160份粪样为研宄对象,均进行夹心ELISA检测,抗体包被量100g/孔;包被液PH9.5CB;酶标抗体稀释度1:400倍。观察检测结果。本次总共有160头样‘有52例显示阳性,阳性率为32.5%。在检测鹿黏膜病毒时,应用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有效的弥补了上述检测方法的缺点。研究表明,该检测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性。且操作安全、可靠。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关键词:鹿黏膜;病毒;夹心ELISA;研究中图

2、分类号:S858.25文献标识码:AD0I:10.11974/nyyjs.20161132073鹿黏膜病处于一种鹿传染病,症状表现为顽固性、持续性腹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鹿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本文的0的在于探讨在鹿黏膜病诊断中,采用夹心ELISA检测方法后,取得的临床价值。对160份鹿粪样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屮,选取的材料包括这几种。MD高免血清、MD免疫球蛋白提取;MD酶标抗体;MD阳性粪样;MD阴性粪样;160例被检鹿粪样。1.2方法常规筛选,找出最佳的试验条件。包括:抗体包被量、酶标抗体稀释倍数、

3、粪样与酶标抗体温度,以及封闭剂等;进行夹心ELISA抗体检测时,应用的程序为:抗体包被一洗板一封闭一加待检样品一加酶标抗体一品色一终止反应一判定结果[1];进行特异性阻断试验。按照h5MD的比例,混合高免血清与阴性血清,保持4°C。隔夜后,判断0D值的变化,以此来确定试验的特异性;取适量的阳性粪样与阴性粪样,重复试验3次;对比电镜与检查实验。取适量阳粪样、阴性粪样,给予2%的磷钨酸负染,观察结果,对比2种方法的符合率[2]。1.3统计学方法将上述统计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屮,其屮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或t检验;对比以

4、P〈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双抗体夹心EL1SA检测MDV抗原的最适条件经过筛选后,得出的最佳条件为:抗体包被量100g/孔;包被液pH9.5CB;酶标抗体稀释度h400倍。底物显色温度37°C,时间20min。2.2特异性阻断实验结果MDV高免血清可阻断阳性粪样的显色反应,0D值下降幅度超过50%。反应具有特异性。2.3交叉试验结果对冠状病毒粪样与轮状病毒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均不显色。呈阴性反应。2.4重复性试验结果木次进行了3次重复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可以看出该实验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2.5与电镜对比检查试验结果本组研究

5、屮,在26份ELISA阳性粪样屮,有24份电镜检査MDV呈球状,且大小不一,在40〜60nm之间。另外,在8份ELISA阴性样品中,不存在MDV例子。2.6某地鹿场的鹿感染MDV检査结果本次总共有160头样品,有52例显示阳性,阳性率为32.5%。3讨论当前,在鹿粘膜病检查中包括多种方法。常见的有:病毒分离法、中和试验法、琼扩试验。具体来讲,应用病毒分离后,操作复杂,耗费时间多,从而减低了分离率。采用琼扩试验,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优势,但是特异性差,检出率不高,经常造成漏?的现行。中和试验具冇较高的准确性,安全可靠[3]。然而,要求采取双份血清,无法进行

6、早期诊断。同时,该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多,且消耗大量人力,比较麻烦。除此之外,应用中和试验时,还要在实验室培养细胞,且对实验室的要求比较高。再加上昂贵的检测费用,很难扩大应用。特别是针对基础条件比较薄弱的基层医院来讲,实施的难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对本病的检测与净化造成障碍。本组研究中,在检测鹿黏膜病毒时,应用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有效的弥补了上述检测方法的缺点。研究表明,该检测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性。且操作安全、可靠。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参考文献[1]屈月,葛俊伟,唐丽杰,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双抗体夹

7、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屮国预防兽医学报,2013,16(5):364-368.[2]杨俊兴,曹琛福,曾少灵,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13,18(5):11-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