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乡镇社会变迁与农村乡镇社会学研究报告述评

我国-农村乡镇社会变迁与农村乡镇社会学研究报告述评

ID:28373764

大小:6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9

我国-农村乡镇社会变迁与农村乡镇社会学研究报告述评_第1页
我国-农村乡镇社会变迁与农村乡镇社会学研究报告述评_第2页
我国-农村乡镇社会变迁与农村乡镇社会学研究报告述评_第3页
我国-农村乡镇社会变迁与农村乡镇社会学研究报告述评_第4页
我国-农村乡镇社会变迁与农村乡镇社会学研究报告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乡镇社会变迁与农村乡镇社会学研究报告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作者认为,近18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学取得了极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小城镇研究、农村组织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研究、贫困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等领域完成了一批重要课题。尽管尚未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但以其涉及面广、紧随时代脉搏、实用性强、普及程度广为特点,还是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方法。同时,这种紧随时代脉搏和实用性强的特征也带来若干学科自身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所应具备的个性特征体现不足,失去了学科自身的稳定的发展,无形中增大了学科建设上的随意性。农村社会学期待着学科发展的突破

2、性的新阶段。在中国,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研究源远流长。18世纪末19世纪初古老的中国的大门自愿不自愿地开始敞开之后,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具有科学色彩的研究才开始起步,并在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以西方社会学、人类学为传统的研究高潮。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对中国农业社会的科学洞察、对中国农民的成功研究,保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中,农业、农村、农民研究仍然是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无以替代的重要方面。中国社会学恢复

3、重建以来的中国农村社会学虽然尚未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学科,但是以其涉及面广、紧随时代脉搏、实用性强、普及程度广为特点,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方法。小城镇研究、农村组织研究、农村社会结构研究、贫困研究、农村社会保障研究等,构成了农村社会学的一批重要课题,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一、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非农化与城镇化是改革开放18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内容,它既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导引的必然结果,又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农村社会学研究者始终关注着非农化与城镇化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大量

4、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其中较著名的是费孝通于1983年发表的《小城镇大问题》,以及大量的围绕小城镇问题的研究著作论文。所论及的范畴如下:1.旧体制下的农村工业的主要特征。在改革前的旧体制下农民的非农化主要渠道是农村工业的缓慢推进及少部分农民身分的改变。其特点是:①城镇人口集中在城关镇,农村工业也高度集中于县城或建制镇;②农村工业以县及县以上行政单位或中央有关部门所属工业占绝对优势,县以下所属工业极不发达;③所有制结构单一,以全民所有制及集体所有制占绝对优势;④劳动力结构单一,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吸纳农民身分即持农业户口的农民的能

5、力极低。因此,旧体制下的农村工业处于与农村、农民相对隔绝的状态。2.农村社会学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在旧体制下已经有了缓慢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①1949—1957年,是乡村工业的萌芽时期,其特点是,非农产业大都为家庭副业,从属于农业,并且规模很小。非农产业从属于合作社;②1958—1959年人民公社时期,这时非农产业的特点是,以自产自销为主,基本上是以满足社员生活生活需要为目的。“大跃进”时期,推行“以钢为纲”,出现了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大量流动;③1959—1965年,乡镇非农企业的调整时期,由于农村劳动力超速转

6、移的危机首先从农业方面表现出来,而对公社工业进行整顿、合并、归还、停办;④1966—19-..78年,文革时期非农产业停滞时期,但城镇知青下放办了一批工厂,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口号下,出现社队农机修造网;⑤1979年以后,非农产业大发展时期,第一次实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农村非农产业为外部市场生产的比重迅速提高。非农产业中第三产业发展迅速。3.新体制下非农业化出现了以下特征:第一,改革以来,我国非农产业的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空前提高,到90年代中期对新增劳动力的吸收能力达82.7%;第二,农村成为吸收非农业劳动力的主要区位,就全国而言

7、,农村吸收的比重为52.5%,城镇吸收比重为47.5%,不同地区又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农村吸收为主,一是以城镇吸收为主;第三,在地区分布方面,沿海非农化速度大大高于全国水平,特别是大量吸引外资的省份,其非农劳动力增长速度最快;第四,对劳动力吸收渠道增加,全民所有制单位以第三产业为主,集体所有制单位以第二产业为主,个体私营经济以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但全民与个体的第三产业不同,前者多为正式的、现代的经济部门,后者则是非正式部门或传统部门居多;第五,由于城、镇、乡行政区划变革,非农产业的空间格局有了变化。全国非农劳动力向市镇管辖区域集中,

8、同时市镇辖区内农业现代化程度得到加强。相对于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来说,我国城镇化是滞后的。研究者们对滞后的原因作了探讨:第一,城镇商品粮数量限制;第二,城镇住房的限制。在城镇住房的产权方面,以企业产权为主,这种以企业为主的单一的住房体制使住房投资来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