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

ID:28396644

大小:64.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1页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2页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_第3页
资源描述: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及护理对策赵扣真(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保健科4760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064-02【摘要】目的了解ICU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A)耐药谱的变化,提出干预措施,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6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不同标木分离的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6例,标木以痰为主,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结论实施多种干预措施,有效控制了多重耐药菌传播,防止了因交叉感染而引起的院内感染发牛。【关键词

2、】多重耐药菌耐药性干预措施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细菌耐药形势日趋严峻,已成为国内外倍受关注的问题,多重耐药菌感染现己遍布全球,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1]。给临床医生用药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我们对木院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1月一20M年12月检出的多重耐药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实施干预措施,现报导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不同标木分离的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分析。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标木培养,其中同一患者连续两次同样的标木分离出同一种菌株者不重复计入。其中男32例,女

3、28例,年龄(12〜86)岁,平均年龄68.6岁。1.2标木处理标木按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分离;仪器采用法国梅里埃全自动细菌分析仪⑵。1.3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K・B)法,按当年度CLSI的标准对结果进行判读。1.4数据处理用whonet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2结果2.1标本来源与构成比见表12.2菌株分布与构成比见表22.3科室分布与构成比见表32.4病原菌与耐药率见表4表4主要分离菌株的药敏情况3讨论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不发酵的糖类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具有以下特点:①生存能力强,无需特殊营养,易在潮湿环境下生存。②抵抗力强:干燥表面可存

4、活25天。③定植率高:75.00%住院患者可发生定植。④耐药性高:常发生多垂耐药。可引起医院爆发流行。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研发和应用,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增加[3]。鲍曼不动杆菌是不动杆菌属在下呼吸道的主要致病菌,也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资料中从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近年来一直居于前3位,与文献[4]报道相似。铜绿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正常人的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等部位,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因其易定植、易变异导致部分患者反复迁延。本资料显示与文献报道⑸相一致:铜绿假单胞菌能天然抵抗多种抗菌药物,对

5、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青霉素、氨节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利福平、氯霉素、窄谱或口服头泡菌素类均耐药。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可以有效地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及提高抗菌药物利用率。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每周2次到细菌室收集阳性结果,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指导临床科室落实消毒隔离措施,评价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效果,督导临床医师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监测,切实落实消毒隔离措施,认真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患者的康复及交叉感染的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⑴刘少娟,彭湘明,赖艳榕,等•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探讨[

6、J]•中国医药导报2011(28):446-451.⑵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521〜525.⑶程曦,曾蔚•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J]•国外医学抗生素分册,2003,24(2):63〜64.[4]李京明,刘翠芬,张永志,等•下呼吸道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动态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937-938.⑸丛玉隆,尹一兵,陈瑜•检验医学高级教程[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92-8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