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效研究

ID:28419192

大小:7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0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效研究_第1页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效研究_第2页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效研究_第3页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效研究_第4页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效研究姜伟(苏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苏苏州215005)【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11年12月・2012年4月的牙周炎患者作为木次研究的源人群,按照病历号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组和甲硝哇对照组,每组24名患者,分别给予对应的处理,然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4周,用药后8周的探诊深度和菌斑指数,并进行比较。数据录入及分析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两组患者的均衡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釆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来进行

2、分析。结果各组间总的探诊深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个时间点的探诊深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总的菌斑指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个时间点的菌斑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能够有效治疗牙周炎。【关键词】盐酸米诺环素牙周炎疗效【中图分类号1R781.4+2【文献标识码1A【文章编号J2095-1752(2012)14-0114-02牙周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口腔感染疾病,主要由堆积在牙颈部及龈沟内的微牛物感染引起的。患者通常表现为牙龈、牙槽骨及牙骨质的破坏性损伤,占成年人牙齿丧失的40%以上[1L牙周炎单纯性治疗主要是采用机械清除

3、附着于牙根面的菌斑和牙石,但不能有效控制细菌的感染,为有效治疗患者,木院采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研究对象与材料1.1硏究对象选择我院口腔科2011年12月・2012年4月的牙周炎患者作为木次研究的源人群,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为:①距离木次研究6个月内未进行过任何牙周病的治疗;①距离本次研究「个月内未曾使用其他抗生素;②无四环素过敏史;③无全身系统疾病史;④近六个月内无怀孕计划者;⑤牙周袋探诊深度大于等于4mg探诊出血;⑥与本课题组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最后,共确定48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4、1.2研究方法按照病历号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组和甲硝卩坐对照组,每组24名患者,两组患者的处理方式如下所述:(1)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组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满牙周袋,每周用药一次,连续用药四周,患者用药后2h内不得漱口、进食及喝水。(2)甲硝畔对照组牙周袋内放置甲硝卩坐棒。每周冲洗上药,连续4周,患者用药后2h内不得漱口、进食及喝水。1.3观察指标(1)探诊深度两组患者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4周,用药后8周记录患者的探诊深度,探诊深度用标准刻度探针来测定,取患牙的颊侧近中、中央、远中及舌侧中央的平均值。(2)菌斑指数两组患者分别

5、于用药前,用药后4周,用药后8周记录患者的菌斑指数。菌斑指数按照Silness和Le标准测定。2统计方法数据录入及分析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进行,两组患者的均衡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3研究结果3.1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均衡性检验结果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组患者中男性14名,女性有10名,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3名,20到30岁的有9名,30岁到40岁的有7名,40岁以上的有6名。甲硝哩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名,女性有9名,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4名,20到30岁的有8名,3

6、0岁到40岁的有6名,40岁以上的有7名。将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的分布进行卡方均衡性检验得出,p>0.05,说明两组人群的人口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衡可比。3.2两组患者治疗后探诊深度的比较结果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组患者中在用药前探诊深度为6.03±0.21,用药四周后探诊深度为4.24±1.24,用药后8周探诊深度为2.91±0.36o甲硝畔对照组患者中在用药前探诊深度为621±0.24,用药四周后探诊深度为5.43±1.02,用药后8周探诊深度为

7、4.29±0.42o对两组患者的探诊深度进行球形检验,结果显示p=0.47>;0.05,说明两患者的探诊深度值方差齐,可以进行重复测量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两组患者探诊深度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由上表可以看出,处理主效应的p<0.05,说明各组间总的探诊深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间主效应p<0.05,说明各个时间点的探诊深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理效应与吋间效应的交互作用的p&t;0.05,说明在各个吋间点上两组组患者的探诊深度不全相同。3.3两组患者治疗后菌斑指数的比较结果盐酸米诺环

8、素治疗组患者中在用药前菌斑指数为5.21±1.01,用药四周后菌斑指数为3.23±1.04,用药后8周菌斑指数为2.41±0.63.甲硝卩坐对照组患者中在用药前菌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