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doc

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doc

ID:28509719

大小:3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0

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doc_第1页
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doc_第2页
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doc_第3页
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doc_第4页
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语1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阶段导学一本阶段导学是第一编的知识点重要知识点:1、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2、中国最早的文字现在可以上推到商代盘庚时期(公元前十五世纪),其中最可信的就是卜辞。3、神话产生的原因是:初民对于自然界有一种敬畏,同时又想了解自然界的规律以达到征服的目的。4、今天保存下来的许多神话都在《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和《淮南子》等书籍中,其中以《山海经》保留的神话资料最为丰富。5、《尚书》:所谓“尚书”,就是上古之书,又称“书”,到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之后称为《书经》,为记言的古史。据说原有一百篇,孔子纂集并

2、为之序。汉以后《尚书》有今古文之分。今文是秦焚书之后汉初经师所保存、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的;古文是武帝时陆续发现的古本,是用古文字写的。今存《尚书》共58篇,其中33篇为今古文所共有,其余都是东晋时期伪造的《古文尚书》,不可信。《尚书》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其中《虞书》、《夏书》为后人根据传说追记,不能视为虞、夏时的史籍。《尚书》总的说来,比较古奥,不太好懂。6、《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这种编年史周王朝和诸侯各国都有,虽然内容不同,一般都称为“春秋”,现今流传的鲁国的《春秋》是经过孔子修订的,它极其简括地记载了周王

3、朝、鲁国以及其他各国的事件,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春秋》记事,简洁严谨、凝练含蓄,“以一字为褒贬”,深受后世史家和小说家的推崇,有“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之说。7、《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春秋末年的编年体史书,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内传》,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作者一般认为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8、《国语》是一种国别史,分别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而主要在记言,故名为《国语》。司

4、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因此,一般认为《左传》、《国语》的作者都是左丘明,而《左传》是传《春秋》的书,因此,又称《国语》为“春秋外传”。9、《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书名又名《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作者不可考,有人疑为蒯通,大概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来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相沿至今。其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其文章特点是

5、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具有很强的说服力。10、儒家:创始人是孔子,代表作有《论语》、《孟子》等。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从家庭出发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有等差的爱。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义”,主张“仁政”,实行以民为本的“王道”,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使民有“恒产”,能“养生送死无憾”。道家:代表作有《老子》、《庄子》等。先秦道家的先驱是老子,代表人物是庄子。老子主张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庄子

6、追求的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逍遥”的精神境界,“逍遥游”就是无所依凭、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墨家:《墨子》。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和“非攻”。法家:商鞅、申不害、韩非子。韩非子主张严刑峻法,任法术而尚功利。自秦以后历代封建专制主义的极权统治与法家学说有关,或者说有儒表法里倾向。1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古代称《诗》、《诗三百》、《三百篇》,西汉儒家奉为经典之后才称《诗经》,共收入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词的笙歌。按音乐性质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12、关于《

7、诗经》的收集和整理,历来存在“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三种。13、四家诗:齐鲁韩毛,其中毛诗流传至今。重点难点解析:(一)、关于楚辞1、“楚辞”的含义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之后一种新诗体。  “楚辞”这一名称不知始于何时,当屈原的写作唤起了时代的注意、唤起了无数同情者与一些继起者的时候,这些作品并没有一个总的名称,直到西汉末年,刘向集屈原及宋玉、贾谊等人的作品,才采用了“楚辞”两个字,后人沿用。但王逸注《楚辞》时,对屈原的作品总称为《离骚》,而以“楚辞”称宋玉以下的作品。所以,后人所说的“骚

8、体”或“楚辞”,所指的是同一种诗歌体裁。辞即文词之意,故也写作“楚词”。楚辞在汉代有时也被称为“赋”,如司马迁称屈原“乃作《怀沙》之赋”(《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故屈原之作后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