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教案

治水必躬亲教案

ID:28555980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1

治水必躬亲教案_第1页
治水必躬亲教案_第2页
治水必躬亲教案_第3页
治水必躬亲教案_第4页
治水必躬亲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水必躬亲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治水必躬亲·教案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了解文学常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3)、培养学生的文言诵读能力。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写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只是治,做任何事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治水必躬亲的道理。(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

2、)、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2、难点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可我们同学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板书),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二)、整体感知课文:1、预习检查(1)、填空:作者简介:钱泳(1759--1844)名鹤,字立新,清代著名学者。著有《履园诗话》、《履

3、园谭诗》。(2)、给下列汉字注音:躬()潴()相度(,)嫌()胼胝(,)咨询(,)好()逸恶()劳泥()于掌故2、朗读课文(自主学习与合作) 自由读,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扫除文字障碍。同桌之间互读互听,指出并纠正错误。指名朗读并及时评价集体朗读。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养成“三看一查”的习惯)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认真阅读课文(看课文,看注释)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有疑问的字词查找工具书(查工具书)看课后的探究与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将自学得到的成果在小组内加以展示。

4、(小组互译、互评、互议,最大程度上理解课文。)4、全班交流:组织学生翻译课文,学生评议,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与归纳。5、师生相互质疑,加深理解。(三)、研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正反对比论证)1. 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投影显示)(1)、 请在文中划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2)、 若治水不躬亲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为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 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是怎样证明观点的?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作适当补充。(完成板书)课文第一段:文章开头一句,用两个“不

5、可”,从反面强调治水不可固执一端;接着用“盖”领起下文,解释不可固执一端的原因,并用两个“非┅┅不┅┅”双重否定句式,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然后用“是以”一句,得出结论,提出论点。课文第二段:这一段先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接着从反面说,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治水不成。(四)、课堂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潴有浅深()非相度不得其情()()躬历山川()非咨询不穷其致()()好逸而恶劳()亲劳胼胝()()远嫌而避怨()布袍缓带()二、根据

6、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1)泥于掌故()(2)躬历山川()(3)好逸而恶劳()(4)计利而忘义()三、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泥于掌故()(2)非咨询不穷其致()(3)势有曲直()(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5)不可执一()(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7)冒雨冲风()(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四、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B.送孟浩然之广陵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五、阅读下列选段,完成文后各题(一)治水之法,

7、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别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是____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_____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8、(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C.作者开篇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