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报告的新进展

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报告的新进展

ID:28633935

大小:8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2

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报告的新进展_第1页
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报告的新进展_第2页
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报告的新进展_第3页
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报告的新进展_第4页
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报告的新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报告的新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行业史与市场史的交汇:同业公会研究的新取向 不论是从组织关联上,还是在学术路径上,同业公会的研究都得益于行会史、商会史研究的直接推动,许多重要议题也是在相关问题域内展开。同业公会的时段延伸与组织下移,反过来亦推动行会史、商会史走向精细化。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行业档案的广泛发掘,同业公会研究在宏观制度及行业、市场层面都有所突破,成为行业经济史与市场制度史的交汇点。[4] (1)行会史与商会史路径下的起兴 民国时期兴起的工商同业公会是传统行会(同业会馆、公所)的延续和转型,也是跨行业商会的基层组织和团体会员。这三者的学术史脉络并非一致,但颇具相关性。 相较之下,

2、行会史起步最早。在1949年前,在华西人如玛高温(D.J.Maegowan)、马士士(H.B.Morse)等对之有初步研究,仁井田陞、根岸佶、清水盛光等日本学者也有更进一步的讨论。中国学者全汉昇对行会起源及至近代的手工业和商业行会有系统论述,李森堡、骆清华等则对正值发展中的同业公会实务有所讨论。不过,当时的行会研究基本未与同业公会同列,问题也缺乏交叉。到1949年后至80年代相当长的时期内,行会史主要围绕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展开,就行会是否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展开争论。到1990年代,晚清民初的行会重建与转型问题成为研究重点。不少学者认为会馆、公所受资本

3、主义经济发展的冲击,面临解体和重组,而同业公会正是其组织继承者,二者间的比较研究受到关注。彭泽益、唐力行、邱澎生、王翔、彭南生等学者的研究具有代表性。[5]同业公会在民国时期不断发展的事实也吸引着学者们的眼光,一些原研究行会史的学者顺流而下,对之进行持续地学术关注。[6]行会研究与同业公会研究的对接,使近代的行业组织史趋于完整。 商会史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其目的是在于以团体、阶层、群体的方式,来打破已经僵化的阶级史观。相较于资产阶级的抽象定义,商会史以“商人”视角来代替“资本家”视角,强调多维度的方式来展现商人群体的社会及经济活动。上海、天津、苏州等

4、地丰富的商会档案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史料支撑。商会组建本是仿效西方制度,以此沟通官商,但在晚清建立之后,就发现绕不开中国沿传已久的行会组织-会馆、公所。在晚清民初相当长的时间内,“新商会”一边不断吸收“旧行会”.---为团体会员,一边试图改造其落后性。到1918年,北京政府正式颁布《工商同业公会规则》,推动会馆、公所改造为同业公会,商会与有力焉。正因如此,在关于商会早期历史的研究中,商会与行会关系是首先面临的话题。商会史研究的主力如徐鼎新、虞和平、马敏、朱英等人,都对此问题有所论述。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随着同业公会的普遍设立,公会也成为商会最为主要的会员形

5、式-团体会员。在后续关于商会史和同业公会史的研究中,二者往往被视为关系紧密的组织系统或组织网络。[7]在商会档案之中,同业公会的资料也极为丰富。正是基于这一史实,朱英、吴景平等学者都强调要加强同业公会研究,并直接推动关于同业公会制度、银行公会等研究主题的开展。到2000年前后,一些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也是受到商会史研究的引导和启发,选择以同业公会作为选题,为此后这一领域的长足进步奠定基础。 由行会史、商会史的路径而兴起的同业公会研究,无论是在研究视野还是在问题意识上,都深受影响。在这一脉络下,同业公会与行会的关系得到厘清,对商会的组织基础作用也受到重视。在与行会、商

6、会的比较研究中,同业公会的资产阶级同业组织、行业自治组织的性质得到大多学者认同,对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肯定。同时,由于商会史研究更为注重商会的政治参与和社会角色,同业公会的相应表现也受到关注。这些都是同业公会研究需要厘清的基本问题。但是,同业公会作为在民国时期普遍设立的行业组织,行业经济特性是其最重要的属性。它既具有一般商人团体的共性,也有不同的行业个性。如果单纯只从行会史和商会史的路径来“上下打量”,可能多或少“遮掩”了同业公会的特质和行业之间的差异。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在组织制度研究方面。研究组织与团体,组织本身及制度建构是需要讨论的

7、基本问题。较为明显的是,早期的许多研究基于法律制度、章程规条及组织结构来进行问题解释对,公会实务与人事关注不足,容易从结构-功能或国家-社会的角度得出似曾相识的结论。在行会、同业公会与商会的比较之中,也容易满足于将同业公会的现代性或传统性作为其问题中心。较之定性分析,笔者认为“过程”和“实务”.---分析能够推动讨论的深入。其二是同业公会研究偏离经济的中心主题。商会史因是在资产阶级研究的背景之下兴起的,同时商会作为跨行业的商人群体代言者,其活动中心不仅在于经济,更在政治及社会层面有着广泛的作为。同业公会的职能当然也是全方位的,但本质上还是基于维护行业利益而存在。

8、已有研究虽对公会经济职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