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7951-23853

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7951-23853

ID:28983149

大小:114.0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5

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7951-23853_第1页
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7951-23853_第2页
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7951-23853_第3页
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7951-23853_第4页
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7951-23853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7951-2385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5年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以下各题。(9分)古田廖厝温泉是闽东目前首个大型天然温泉,有口闽东第一泉口的美称。四周群山环绕(),溪水清澈,潺潺有声:森林枝叶青翠,藤蔓()盘曲,碧tái()点染;鸣泉响濑,银瀑碧潭,鱼群翕忽。一个露天温泉大泳池镶qiàn()在苍翠的山林中,像一块蓝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游客无一不说这不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浪漫气息的旅游度假胜地。(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①碧tái()②镶qiàn()③环绕()④藤

2、蔓()(2)文中口处的标点符号应是(1分)(3)文段中有一个词的意思为“形容闪光发亮”,这个词是(2分)(4)划线句是一个病句,请你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2.默写。(12分)(1)万里赴戎机,。(《木兰诗》)(2)经纶世务者,。(吴均《与朱元思书》)(3),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漫步在美丽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里的野花恰似自居易《钱塘湖春

3、行》中“,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多姿多彩;这里的生活恰似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的安逸闲适。(8)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9)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二、综合性学习(8分)3.2015年3月,宁德一中代表队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二季《中国谜语大会》总决赛上荣获金奖,一时“猜谜语”成为闽东地区广大师生热议的话题,为此某校开展了一次“走近谜语”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活动一:【说一说】材料一: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称“度辞”或“隐语”。它起源

4、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谜语可分为事谜、物谜、文谜、姓名谜、字谜、诗谜等。材料二: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民族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材料三:人们通过字谜这种形式,对楷体汉字进行了种种不依文字学原则的拆分离合,这种变幻莫测的形体离析过程,不仅突显了汉字本身所蕴含的形体结构特点,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对汉字形体结构的直观认识。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三点信息(3分):活动二:【猜一猜】猜字

5、谜的常用方法有组合法和会意法。组合法是根据谜面的暗示,在原有的笔画或部件作加减,组成一个字,如“山上还有山”的谜底是“出”字;会意法要求猜谜人根据谜面意思,联想出谜底来,如“客满”指人多,即谜底是“侈”字。请你参阅以上方法,选出下面三个字谜的谜底。(3分)(1)文武双全(斋斌贤)(2)小姑娘(妮婴妙)(3)十个哥哥(克多伯)活动三:【写一写】下面是某同学活动结束后写的几句感言,请你模仿划线句写一句。(2分)猜谜语如走进迷宫,让你扑朔迷离;猜谜语如欣赏美景,让你流连忘返:,……寓意奇妙的谜语总会让人回味无穷!三、阅读(61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

6、8题,(17分)【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

7、:“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①。”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②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③。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④其糟而啜⑤其醨⑥?何故怀瑾握瑜⑦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⑧,受物之汶汶⑨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⑩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古文观止》[注]①见放:被放逐。②凝滞:拘泥。③与世推移:随着潮流转变作风。④餔:同“哺”,吃。⑤啜(chuò):喝,饮。⑥醨(lí):淡酒。⑦瑾、瑜:皆是

8、美玉。此处比喻高尚的品德。⑧察察:清洁貌。⑨汶汶(mén):昏暗。⑩温蠖(hu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