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7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7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100795

大小:2.2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7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7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7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7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7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7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案7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标要求] 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出现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各自独立,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影响(1)在工商业城市中,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2)贵族和教会失去了昔日的权威。(3)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关键点拨]资

2、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形成雇佣关系。在商品生产竞争中,手工业分化出富裕的手工业作坊主,成为资本家。他们雇佣的大批学徒和帮工成为雇佣劳动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二、文艺复兴1.社会条件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并得到了拜占廷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重点精讲]文艺复兴为何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反封建思想?(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他思想。(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

3、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2.实质这场运动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但实际上是思想家们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易混易错]文艺复兴不是一场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艺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3.思想核心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4.表现(1)文学领域文学三杰:薄伽丘,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但丁,代表作是《神曲》;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集》,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2)

4、艺术领域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被誉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重点精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特点。(1)崇尚科学精神,探求真理与知识,反对愚昧和虚伪的神学观念。(2)肯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尊重人的情感,赞美人的力量,反对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和思想禁锢。(3)往往采用宗教题材,但却完全排除了宗教画的气息,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表现艺术家对人的赞美和对人的觉醒的歌颂。5.扩展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6.意义(1)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2)使人们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

5、及人生活的世界。深化探究探究点1 从薄伽丘的《十日谈》看人文主义思想材料 《十日谈》故事摘录之绿鹅的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年轻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信仰天主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低下头去,眼睛盯着地面,别去看她们。谁知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思考(1)薄伽丘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什么道理?该故事体现出什么思潮?(2)从这个故事中,你能体味出人文主义的哪些含义?答案 (1)道理:人的自然天性是无法压制的。思潮:人文主义。(2)含义:

6、提倡人性,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肯定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追求现世的幸福,反对泯灭人欲的观念。探究点2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中的人文思想材料       图一 《蒙娜丽莎》  图二 《西斯廷圣母》思考(1)两幅名画是如何反映作者思想感情的?(2)作品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什么特点?答案 (1)《蒙娜丽莎》通过对女主人公亲切自然的形象描绘,体现了作者人文主义的思想情感。《西斯廷圣母》尽管取材于宗教故事,但拉斐尔将圣母表现为温柔且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母性形象,可亲可近,同样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和善的追求,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2)人

7、文主义的精神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结合,构成了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三、宗教改革1.背景(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2)16世纪时,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势力很大,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而且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3)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起了人们的强烈反感。[重点精讲]宗教改革首先兴起于德国的原因。(1)德国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了发展。(2)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了德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罗马教皇至

8、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在德国受到挑战。(3)德国是罗马教会压迫最严重的地区,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1517年罗马教皇派人到德国兜售赎罪券,激起了德国人民的强烈不满。2.兴起(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