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选官制度

夏商西周选官制度

ID:29533106

大小:31.5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20

夏商西周选官制度_第1页
夏商西周选官制度_第2页
夏商西周选官制度_第3页
夏商西周选官制度_第4页
夏商西周选官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商西周选官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夏商西周选官制度  篇一: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对官吏的选拔,制定了许多种不同的人事选拔方式,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富有特点的选拔制度。北宋的苏轼曾经总结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到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一段话精辟地概括了中国古代官吏选拔方式上的几个主要阶段,因为经常为研究人事管理的专家学者所引用。我们今天的讲座,基本遵循苏轼的思路,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官吏选拔方式进行介绍和评析,力求使大家对我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和发展演变有一定的了解,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完善我们的干部管理工作。  一、尧舜禹时

2、期  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人们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勉强生存,这种群体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氏族,以后发展为部落和部落联盟。氏族或部落首领具体由部落议事会民主选举产生,“选贤与能”,通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得到大家的公认,才能确立为接班人,前任首领以让位的方式实现领导权的更替。这就是我国古代传说的“禅让制”。  在《尚书》、《史记》等古代典籍中,保留了尧舜禹时期选贤举能的一些弥足珍贵的记载。据载,尧晚年召集由四岳(四方部落首领)组成的议事会,询问继承人的人选,命四岳“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四岳大致推举民间的虞舜,认为舜虽为“盲者子”,生活在“父顽、母嚣、弟傲”的家庭环境中,“能和以

3、孝,蒸蒸治,不至奸”。尧日:“吾其试哉”。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通过“观其理家之道”,进而“以理家而观国”,后又“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候远方宾客皆敬”。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证明舜确实品德高尚,处理政务和组织管理才能非凡,且获得众人的拥戴。更为严峻的考验是“尧使舜入山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证明其应变能力  和忍耐力都是非凡的,于是“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继续在实践中加以考察培养,尧临死前“乃权授舜”。  禹代舜也经历了反复考验、考察的过程。舜时征求四岳意见推举能人治理水患,众人推举禹,舜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

4、欣然领命,舜不放心,又命契、后稷、皋陶“女其往视尔事矣”,协助禹共同完成治水大业。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薄衣食,卑宫室,历尽千辛万苦,率领部众最终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也赢得了民众的拥戴,取得了摄政为嗣的地位,最后取代了舜的地位。  “禅让制”整个过程显然经过了后人的加工,带着儒家选贤与能的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大致的情形可能与事实出入不大。也即是说,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就初步形成了一种对人能力、品行、技能综合考察的制度,为“选贤与能”的正常进行和才智之人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二、夏商西周  夏商西周时期,无论王室还是各级贵族,凭借血统世代承袭着高官厚禄,所谓“天子

5、之子为天于,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形成世卿世禄制。除嫡长子承袭职位以外,其他子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进入统治阶层的途径。商周时代,国家设有培养官吏的学校,入学者都是贵族子弟,学校教师由贵族官员兼任。贵族子弟在学校学习一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知识,然后选进国王的禁卫军中担任侍卫,若干年后由国王任命担任各级行政职务,由此可以保证贵族子弟世代为官。世官制给各级贵族充分共享政权的机会,从而换取对王朝的效忠,贵族与王朝形成较长时间的共存共荣,有利于维持和巩固正常的统治局面,保证了王朝统治的有效运转。  由于世卿世禄制存在着仅凭出身不论才干的先天缺陷,夏商西周的统治者也注意采取贡士和

6、乡举里选等办法,从基层选拔一些优秀人才进入行政阶层,以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贡士制度_______从《礼记.射义》篇可以寻找到周代诸候进贡人才于天子的记录:“天子之制,诸侯岁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之于礼,其节比之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这就是说,天子通过试射选官,不仅要看被测者射中多少,还要看其行为是否合乎礼仪、动作是否合乎乐律,这样多维共测、综合评价,成绩优异者参与祭祖,可以得到一定的官职。  乡举里选________乡举里选又称“宾兴制”,每三年进行一次,谓之“大比”。具体方法是,由地方基层官吏(乡老)发现人才,逐级

7、向上举荐,由司徒从中择优遴选,“升诸学”,其优秀者由教官大乐正上报司马“辩论官材”,主要看德行、知识、言语,三点俱优者方报国王授官。  贡士制度和乡举里选,为缺乏贵族特权的平民阶层提供了一条进身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民阶层和其它被统治阶级要求参与国家管理的心声,因此也相对扩大了夏商西周国家统治的基础。但从总的来看,贡士制度和乡举里选只是世官制的一种补充选拔方式,在当时并不占据主导的地位。通过这两种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主要担任基层政权的官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