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447.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 第2部分:生产技术

db33-t 447.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 第2部分:生产技术

ID:29912747

大小:6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5

db33-t 447.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 第2部分:生产技术_第1页
db33-t 447.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 第2部分:生产技术_第2页
db33-t 447.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 第2部分:生产技术_第3页
db33-t 447.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 第2部分:生产技术_第4页
db33-t 447.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 第2部分:生产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t 447.2-2003 无公害双孢蘑菇 第2部分:生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B33/T××-2003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3-08-28实施2003-08-20发布无公害双孢蘑菇第2部分:生产技术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gaigusbisporusPart2:PracticespecificationforcultivationtechnologyDB33/T447.2-2003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67.080B31备案号:14152-20031DB33/T447.2-2003前言DB33/447-2003《无公害双孢蘑菇》分为:——第1部分:菌种。——第2部分:生产技术。——第

2、3部分:商品菇。本部分为DB33/447-2003的第2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嘉善县农业经济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樊根强、鲍荣焕、杨玉成、陆剑峰、陈福权、陶如龙。IDB33/T447.2-2003无公害双孢蘑菇第2部分:生产技术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双孢蘑菇的品种选用、栽培环境、水质标准、大气质量、培养料配方及发酵工艺、播种、发菌管理、秋菇管理、越冬管理、春菇管理及产品采收。本部分适用于浙江双孢蘑菇的室内栽培技术模式。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3、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2-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8321.3-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4-199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199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12728-1991食用菌术语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509

4、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本部分的术语和定义按GB/T12728-1991的规定,其它未规定的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 碳氮比在蘑菇栽培原料中所含纯碳和纯氮的比例。4 栽培场所4.1 环境要求:地势高爽、环境清洁、水源清洁方便,远离禽舍和仓库。4.1.1 灌溉水质要求按GB5749中的生活用水标准实施。4.1.2 覆土材料质量要求:按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实施。4.1.3 空气质量要求:按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实施。4.2 菇舍4.2.1 建造要求5DB33/T447.2-2003密封保温

5、保湿性好,通风换气方便,结构坚固。1.1.1 卫生要求春菇结束后及时清理废料,清洗蘑菇房或大棚,冲洗干净、料进房前一周及时消毒备用,方法见第1部分4.3.5。2 培养料2.1 蘑菇培养料基本要求蘑菇培养料的所有原料都要求干燥、不发霉,牛粪粉碎至无块状。2.2 主要配方:(每110m2)见本部分附录A。2.3 堆制发酵2.3.1 室外发酵(前发酵)2.3.1.1 堆料时间根据天气条件、品种特性以及下种时间来安排堆料时间,一般安排在下种前25天进行堆料。2.3.1.2 牛粪预堆干牛粪预堆1d-2d。2.3.1.3 稻草预湿堆料前2d-3d,将稻草浇湿或浸湿

6、,吸足水份。2.3.1.4 建堆:先铺一层2m宽,0.3m厚的稻草,再辅一层厚为0.02m的粪,这样一层稻草一层粪边建堆边补充水份,并均匀加入尿素、过磷酸钙及硫酸铵等辅料,共10层-12层。堆高约1.8m,堆顶成龟背形,堆边垂直,堆毕有水分流出。2.3.1.5 翻堆:前发酵要求根据天气和料堆的温度变化情况通常翻堆4次,翻堆的间隔时间一般为5天、4天、3天、2天,翻堆时要注意将粪料和草料抖松翻匀,并将外部料翻到中间。第一次翻堆注意补足水份。第二次翻堆时料堆缩至宽1.8m,高1.6m并加入1/3生石膏粉。第三次翻堆时加入石灰和2/3生石膏粉,调节水份和料的

7、生熟度,第三次翻堆后忌雨淋。培养料进房前一天,对料堆四周和场地用0.5%敌敌畏均匀喷洒1次,并用塑料薄膜密封6小时-12小时。2.3.1.6 前发酵结束优质蘑菇培养料要求:料堆呈棕褐色,微有厩肥味;草料生熟度适中,且有韧性,不易拉断,柔软有光泽;料含水量适中,粪草料为62%左右,合成料为67%左右,PH为7.5-8。2.3.2 室内后发酵2.3.2.1 进料堆放前发酵结束后,把上下里外的培养料拌均匀,抖松,趁热进房,均匀堆放到菇床上,底下二层不放料,关紧门窗。2.3.2.2 培养料加温料进房后第二天开始加温,在10h左右使室温升到60℃左右,维持8d以

8、上,随后待温度自然降至50℃左右保持5d-7d,每隔3h-4h换气15min。2.3.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