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一文商榷.doc

《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一文商榷.doc

ID:29995223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一文商榷.doc_第1页
《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一文商榷.doc_第2页
《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一文商榷.doc_第3页
《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一文商榷.doc_第4页
《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一文商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一文商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一文商榷  摘要文章分析指出商榷的对象文章中跟语言事实不符和前后矛盾的论述,并对语文词典增列义项提出三点一般看法:第一,义项不是分得越细越好,遇到分不清、分不尽的情况,不分反而更能反映词义的复杂性。第二,要充分估计读者的理解能力,义项能不加就不加,而不是能加就加。第三,要承认词义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的词义不仅不宜分化而且不能分化。总之,词典释义,对词义直觉的、整体上的准确把握是词典编纂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词义名词释义增列义项不确定性  《辞书研究》2016年第4期刊登《从生成词库论看名词的词典释义》一文,

2、作者李强、袁毓林。这篇文章借鉴国外的“生成词库理论”,并用这个理论设计的名词“物性结构”的描写框架,对《现代汉语词典》的名词释义提出改进的意见。我们认为这种改进意见不甚合理,值得商榷。  按照“生成词库理论”,名词的“物性结构”有一个重要概念“合成类”,合成类名词包含几个不同的义面,李袁文讨论了三种释义有待改进的合成类名词――1.事件・物质,2.物质・信息,3.事件・信息,涉及的具体词有:  事件・物质早饭,午饭,雨,雪,冰雹,象棋  物质・信息电视,电话,唱片,书,屏幕  事件・信息决定,通知,公告,演讲,调查,分析  李袁文认为这些名词都是

3、由两个义面合成的,《现汉》只列了其中一个为义项,应该把另一个义项补出来。下面分别讨论。  先看“事件・物质”类。实际分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要增补事件义项,例如,“早饭”除了已经列的物质义项“早晨吃的饭”,应该增列事件义项“在早晨进餐的日常行为”;“雨”除了已经列的物质义项“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应该补列事件义项“从云层向地面降水的天气现象”。另一种情形是要增补物质义项,“象棋”《现汉》只列事件义项“棋类运动的一种”,应该增列物质义项“象棋运动所使用的棋子”。  怎么来区分物质义项和事件义项呢?李袁文说,从分布上看,“早饭、雨、冰雹”等名词表示事

4、件的时候,跟它们搭配的词语是动量词“场、次”,时间定位词“前、后、中”,形容词“猛烈、紧”,时量成分“三天三夜、长达6个小时”等,这表明它们有时间持续性,例如:  早饭以后,我们去巡视。  这场雨破坏了我们的计划。  这场雪下了三天三夜。  当天出现长达6个小时的冰雹。  风雪越来越紧。  这跟这些名词表示物质的情形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区别真的明显吗?“这雨破坏了我们的计划”,到底是下雨事件还是下的雨水起破坏作用,说不清楚,两者能分得开吗?当然加量词“场”突出了事件性,那就把事件性归于“场”就行了,为什么还要给“雨”列一个事件义项呢?“那天在午饭

5、的餐桌上他与母亲发生了激烈的口角”一例,李袁文说这里的“午饭”是表示事件“吃午饭”的,不是表示物质“午饭”,但是餐桌到底是吃午饭的餐桌还是摆放午饭的餐桌能说得清吗?不把午饭摆放上怎么能用餐呢?如果说动词“发生”突出了事件性,那就把事件性归于“发生”好了,为什么还要给“午餐”列一个事件义项呢?其次,这样的名词到底隐含什么样的事件义是由上下文语境决定的,“午饭”隐含的事件义并不一定是“吃”,“雨”隐含的事件义也不一定是“下”,例如:  张阿姨负责做饭,午饭后,就开始准备晚饭了。  餐店全天供应,午饭后四点半就开始卖晚饭了。  张工研究天气,雨、雪之

6、后,又研究上冰雹了。  雨、雪之后,人工降冰雹也成功了。  按照Clark&Clark的定义,这样用的名词叫做“境迁语”,它的动作意义是不确定的,是随语境而变迁的。  再次,有下面这样的用例:  三次头洗下来我就感冒了。  两天方便面吃下来,胃口就倒了。  朱德熙按照“结构的平行性”原则,确定“三次”就是修饰“头”的定语,“两天”就是修饰“方便面”的定语,我们还可以有加“的”的说法:  这几天你不在家,我是一天的剩饭,两天的方便面。  她染了三次头发,一次的黑发,两次的棕发。  按照李袁文与“次”“两天”搭配的名词有事件义的结论,那么“头”“方

7、便面”是不是也要增加“洗头的行为”“吃方便面的行为”这样的事件义项呢?如果硬要说这些用例里的“次、两天”在语义上是指向动词“洗、吃”的,那么就把隐含的事件义归于“洗、吃”好了,为什么还要给名词单列一个事件义项呢?  再说“象棋”的释义。《现汉》对“象棋”的释义只列事件义项“指中国象棋,棋类运动的一种,双方各有棋子十六个,……。”这个释义中已经包含“棋子”,下象棋当然离不开棋子,人人都懂,再另列一个物质义项没有太大的必要。是的,《现汉》对“篮球、足球、乒乓球”是列了事件和物质两个义项,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十分重视这些球的材质和大小,但是很少有人

8、会关心象棋子儿的材质和大小。  下面来看李袁文讨论的“物�

9、・信息”类合成名词。《现汉》对“电话、电视”的释义列了物质和信息两个义项,物质义项是“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