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初探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教学论文:初探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ID:30009877

大小:79.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5

教学论文:初探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_第1页
教学论文:初探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_第2页
教学论文:初探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_第3页
教学论文:初探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_第4页
教学论文:初探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初探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探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去年在我省已经开展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学习方式没变革,课程改革就会流于形式,不利于完成地理教学目标,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与未来的发展。在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了一些感受和认识,在这里对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谈点滴的思索与大家切磋。一、新课程改革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规定:让学生获得终

2、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其重点是教法的探讨。一直以来教学中就强调“依据大纲、紧扣教材”,为了完成大纲的任务要求,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新课程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更名为《课程标准》。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指出“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的定位是:充分发挥地理学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为基础,以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对象,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

3、素质为宗旨,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力求构建符合中华民族利益,体现国家需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我国发展的课程体系。”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1.强调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为学习载体的开放式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对学生的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     2.定准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3.面

4、向全体。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     64.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5.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刻领悟:“学地理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

5、用。”     6.科学评价。评价机制体现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即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与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互补。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长期以来,地理课堂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受器”,思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本人在学习了新课程改革之后认为:课堂教学要充分贯彻“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因此我认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应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协作讨论(学生)——点拨指导(教师)—

6、—总结创新——检测评价。具体要求表现如下:1、创设情境、自学设疑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其特点是综合性强,这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地理意境。如计算机课件演示、各种幻灯片演示(特别是结合各种案例演示)、录像等能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实地理表象,使学生听课如同身临其境,听后心驰神往,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疑问,又自觉地去解疑,回味无穷。如在讲述高中地理《大气环境保护》时,可设计——沿海环境(包括城市工业)的课件:点击课件之一:工厂排放出夹杂着CO2等符号的滚滚浓烟,随之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点击课件之二:工厂排放的浓烟中夹杂着SO2、N

7、Ox等符号,随之而来的夹着H2SO4、HNO3的雨水,使得汉白玉等石灰岩建筑遭到破坏、鱼类大量死亡、水质酸化、土壤酸化;点击课件之三;人们广泛使用的冰箱、空调等制冷家电排出大量氟氯烃化合物(CF2CL2),这些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消耗掉大量臭氧(O3),随之出现南极臭氧洞的时空变化趋势。6通过这些课件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浮想联翩,自己设想并提出诸如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2、精选问题,引发求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从疑问开始,因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