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市城市防灾避险规划

当阳市城市防灾避险规划

ID:30014471

大小:122.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6

当阳市城市防灾避险规划_第1页
当阳市城市防灾避险规划_第2页
当阳市城市防灾避险规划_第3页
当阳市城市防灾避险规划_第4页
当阳市城市防灾避险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阳市城市防灾避险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当阳市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说明书第一章前言一、规划背景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唯有生命力和相对宽松环境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载体。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高层建筑林立,人口密度增大,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压力不断增加,城市防御灾害的能力仍然薄弱。如果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及重大灾害,社会公众紧急疏散,防灾避险,救治伤员,安置受灾群众,就需要城市提供足够的应急空间,满足社会公众应对灾害的客观需求。城市绿地系统此时既可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抢险救灾的重要场所。所以,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与利用,应是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

2、部分。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城市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减少灾害损失,特制定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规划第二章概况及现状分析一、城市概况(一)、地理位置当阳市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处大巴山余脉,荆山山脉以南,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东经111°32’~102°04’,北纬30°30’~31°11’。当阳市东与荆门市交界,南抵枝江市,西与宜昌市毗连,西北与远安县交界,市域形似桑叶,市域总面积为2152平方公里(数据来源于国土部门),东西最大横距5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6.5公里。当阳市政府驻地玉阳办事处,东距湖北省省会武

3、汉市306公里,西距宜昌市73公里。(二)、地质条件当阳市位于黄陵背斜东侧,地跨鄂西隆起构造带及江汉平原沉降带,地质构造比较繁杂。全市可分多个构造体系,普遍发育为新华厦构造体系,主体褶皱呈北北东向,与压扭性断裂和两组次级扭裂组成当阳向斜,结晶基底为黄陵背斜,轴向近南北向。略向北东凸出的弧形向斜,核部最新地层为白垩系。东南部有江汉平原沉降带次级构造,轴部位于玉阳地区以南。东南至河溶、草埠湖一带,是新华夏体系第一级构造沉降带,南北分别为长阳背斜和当阳向斜呈断裂接触,西侧与黄陵背斜呈沉积不整合接触。地层以白垩系砖红色砂岩、紫色泥岩和第四纪沉降物为主,侏罗系

4、为紫红色泥岩、黄色泥岩、泥质粉砂岩。石灰岩亦有较大范围分布。其地层年代大致有以下6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中更新统、下更新统)。(三)、气候条件当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增温迅速,多对流性不稳定天气;夏季炎热多雨,7月中旬之前多梅雨天气;秋季气温明显下降,多干旱天气;冬季寒冷少雨。年均气温16.5℃,平均气温中最高气温为17.1℃,年均最低气温为15.7℃;极端最低气温为-8.4℃,气温年均差为38.7℃。平均每年无霜期为270天,1974年,无霜期最长为293天;1969年无霜期最短为232

5、天。市域西北峦峰一带,年平均无霜期为230天。全市常年降水量平均在936~1048mm之间,年降水变化率为18.1%。雨量充沛,且多集中于夏季;正常年间,较多的降水过程一般发生在六、七月份,故能满足农作物所需水份;降水量的可靠程度:巩河1048mm、泉河1021mm,为最多;河溶984mm、半月936mm,偏少。本市处于中纬度西风带,季风气候明显;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和偏南风;风向季节性变化较大,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春、秋两季多偏东风;随着季节变化,风速略有增减,冬、春季节,因气压梯度大,多冷风,平均风速为2.4m/s;夏、秋季节,气压梯度小,平

6、均风速为2.2m/s。(四)、水文条件当阳境内河流众多,密度大,流经城区的主要有沮河。由北向南,沮河两侧支流多,主要有清溪河、干河、巩河、官道河、玉泉河等,均系山溪性河流,山洪频繁,经常泛滥成灾给沿岸人民带来灾难。(五)、历史地震及其影响当阳历史地震不多,历史记载地震等级多为4级一下。造成灾害影响较小.当阳市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六)、相关规划分析1、城市建设影响当阳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使得当阳市域生产力布局发生变化,城市规模增大。当阳是宜昌的次中心城镇,在市域“一心一带四廊”的城镇空间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宜昌市规划在十二五期实现中心城区与

7、宜都、当阳、枝江、长阳及秭归一体化,规划建成“六线三环”公路主骨架,即“六线”高速公路主通道,包括汉宜线、荆宜线、保宜线、宜巴线、沪渝线、鸦澧线等六条高速公路线,“三环”即县与县相连接的大外环,三峡专用公路和夷陵长江大桥形成的中外环,以及夷陵长江大桥和长江公路大桥形成的内环,“六线三环”全面建成后,整个大宜昌市内,任何一个县市到达中心城区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小时,任何县与县之间行程不会超过三小时。随着上述规划实施,当阳与宜昌都市区核心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实现与宜昌都市区核心区在城镇、产业及交通布局一体化,当阳将逐步成为宜昌都市区东部中心城市。这

8、些条件都有利于当阳市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对当阳市的防灾避险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相关规划影响当阳市总体规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