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

ID:30173496

大小:1.37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7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_第1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_第2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_第3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_第4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贵州省地方标准DBXX/XXXXX—XXXX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时间:2015年7月10日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XX/XXXXX—XXXX目次前言2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3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状与识别35 综合防控技术36 重点防控区域4附录A(资料性附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状与识别

2、5DBXX/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大学,贵州省植保植检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鸣、宋宝安、金星、谈孝凤、金林红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XX/XXXXX—XXXX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的术语和定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状与识别、综合防控技术和重点防控区域。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

3、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SRBSDV)是一种粒体球状斐济属水稻病毒病,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áth)是其主要的田间传毒介体。病毒存在于寄主植物韧皮部筛

4、管及伴胞内,导致寄主植物矮化、茎表纵向条状排列小瘤突等症状。3.2 传毒介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传毒介体为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áth),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成虫与若虫皆能传毒。3.3 综合防控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的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病虫为害程度控制在造成经济损失水平之下,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目的。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状与识别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状与识别,参见附录A。5 综合防控技术DBXX/XXXXX—XXXX1.1 防

5、控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防控方针,根据田间病害的发生特点综合运用各防治技术措施,“治秧田保大田,控虫防病”,以农业防控、生物防控和物理防控为主,化学防控为辅。药剂防治应按照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进行。1.2 农业防控1.2.1 品种选择选用抗虫(白背飞虱)抗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避免单一品种的大面积种植。1.2.2 田间管理拔除病株,踩入泥中,防止病害蔓延。水稻浅水勤灌,适时晒田,控制氮肥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1.3 生物防控在大田期,因地制宜开展“稻田养

6、鸭”,降低后期虫口密度。1.4 物理防控水稻播种后,选用30-40目异型防虫网,秧田期全程覆盖。1.5 化学防控1.5.1 药剂种子处理技术采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或60%吡虫啉种衣剂)与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拌种处理,用量为每公斤干种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8g和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4g(或60%吡虫啉拌种剂20mL和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4g)。1.5.2 大田期防控技术1.5.2.1 防治时期水稻移栽前3-5天和移栽后10-15天。1.5.2.2 防治药剂及剂量每亩喷施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g和30

7、%毒氟磷可湿性粉剂60g。2 重点防控区域贵州省黔南州、黔东南州、贵阳市、遵义市、铜仁市、贵安新区。DBXX/XXXXX—XXXXA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状与识别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田间症状表现为:分蘖增加,叶片僵直,叶色深绿,叶背的叶脉和茎秆上现初蜡白色,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蜡白条),不抽穗,或穗小,空秕率高,不同生育期染病后的症状略有差异。苗期发病,心叶生长缓慢,叶片短宽、僵直、浓绿,叶脉有不规则蜡白色瘤状突起,后变黑褐色,根短小,植株矮小,不抽穗,常提早枯死。分蘖期发病,新生

8、分蘖先显症,主茎和早期分蘖尚能抽出短小病穗,但病穗缩藏于叶鞘内。拔节期发病,剑叶短阔,穗颈短缩,结实率低。叶背和茎秆上有白色蜡条。水稻发病后典型表现为:高位分蘖、茎节部倒生须根、茎秆上有白色(或黑褐色)蜡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