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论

略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论

ID:30203031

大小:71.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7

略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论_第1页
略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论_第2页
略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论_第3页
略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论_第4页
略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略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摘要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是中国文化教育的基石。在中国,有了文字,便有了识字教学,识字是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也是开展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识字教学问题也是小学语文教育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小学识字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常常将识写分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识字量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只注重课堂内的教学而忽视了课堂外的教学,只注重机械识字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极大的阻滞着我国小学生识字教育的有效进行。

2、因此,语文识字教学亟待好的新的方法。关键词识字教学小学语文问题方法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积淀了民族文化,同时又为民族文化注入了更加深刻的内涵。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而识字是教育的开始,小学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小学教学的基础。由此可见,识字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识字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

3、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识字原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字的认识量。一年级上册会认329个,会写154个;一年级下册会认128个,回写263个;二年级上册会认字428个,会写263个;二年级下册会认424个,会写286个。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无论是课程改革的管理者还是实施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从理念到行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调查发现,目前的识字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教学观念、方法未转变新课标对现在学生的要求是多识少写,据调查,现在不少教师仍习惯先教拼音,再逐个分析字的笔画笔顺,学生基

4、本不理解字的基本意义,然后给每个生字组几个词语,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练习。也有让学生读拼音、分析字形、组词语或按照一些资料读词。只是字字如此、课课如此、期期如此学生日复一日,简单的复制、粘贴,周而复始地被动思考、被动学习,创新意识几乎扼杀。教材中虽然有看图拼音识字、在看图学句中识字、归类识字、随课文识字等形式,但在实际课文识字”中,一些教师仍采用“集中识字”的形式较多,而很少采用结合讲读课文的同时教学生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原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还有就是课堂中生字还没有学好就进行形式多样的练习,如一字组多词,换偏

5、旁组词等。生字卡片只是在学生眼前一晃而过,就转入课文的讲授,要求学生读课文,让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这样课堂教学本末倒置,没有轻重,看不出识字、读书的重点,结果字没学会,书没读好。什么都没有做好。二、.缺少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

6、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示给学生独立识字的方法不多,能力不强,识字的方法不够多样,学生思维只局限在几种简单的识字方法,比如:部首的加减,替换,形近字辨析,一字组多词等寻常方法。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比较单一,缺少新鲜感,以致对学习生字失去兴趣。而且小学生识字通常以记、读、背、写为主,缺少情节,缺乏情趣,内容枯燥,学生只能机械记忆,一般采用读、认、写这三种方法去接触汉字。同时完成识字任务耗费时间长,需要极大的耐心,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学生不感兴趣,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不高,识字教学的

7、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如何科学有效开展识字教学,成为一线教师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困惑。《语文课程标准》需要我们确立正确观念,改变在知识形成过程中传统师生观的影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其作用是在教学目标的总框架要求下,通过课堂的平台,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学习、研究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主获取、自主建构、自主发展,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体。学生的识字能力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好地发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方法不当第一

8、类是老师在教学中本来是想强调的问题,反而造成学生的混淆。如教授汉字时常常会这样说:今天我们来学“初”字,然后一点点的教完后,他会反复的强调大家不要把把“初”字的偏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