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ID:30537695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日常化学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中学化学实践教学,让化学与生活、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化学探究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总结和评价。探究性学习更应该巧设创新氛围,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在复习中采用“抢答、竞赛、小专题、猜化学谜语”等多种形式。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情感体验;互助合作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

2、61(2013)10-144-02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中学化学实践教学,让化学与生活、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化学复习教学中,不仅要巩固、完善、系统所学的化学知识,而且还要贯穿化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通过对《碳和碳的化合物》一章的复习课,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在复习中如何开展实践教学。  一、在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法5  探究性学习具有很强

3、的实践性,它是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如何学会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十二个实验小组,先确定研究课题,然后各小组分工合作,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展开讨论,尽可能地多给学生自由展开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主动去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迁移、猜想,使学生真正

4、成为学习的主体,好、中、差学生都是这个主体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则是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气氛的组织者、指导者。  其基本教学模式: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总结和评价。  在复习的实验室制法时,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为什么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2)滴加稀盐酸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物质中含有什么离子?  (3)我们身边有那些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  十二个小组的学生,热烈讨论,发表意见,大胆猜想。最后确定研究课题:“我们身边有哪些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学生根据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及查找资料,提出草木灰、水垢、蛋壳、泡

5、打粉、纯碱、磨石、仿瓷涂料等物质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如何设计研究方案来验证“草木灰等物质含有碳酸根离子”5的猜想?同学们分组讨论,互相补充、质疑,最终确定实验方案,操作步骤,实验装置。由于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等知识的迁移,总体方案的思路较为统一,及在试管和烧杯中将草木灰等物质分别与稀盐酸反应。但在具体细节上出现争议: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应该怎样操作?泡打粉等粉末状物质与稀盐酸反应较为剧烈,可能会冲出试管,导致实验失败,装置该怎样改进?大家个抒己见,引经据典,充分体现了实践教学的积极作用。不同方案就有不同的解决方

6、法,通过查资料、实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用磨石,蛋壳做实验时,宜用装置(1)。用草木灰实验时,用装置?2?,小烧杯套大烧杯,然后将大烧杯取下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用玻璃片盖住振荡。用泡打粉、纯碱等粉末状物质实验时,用装置(3),小试管套大试管,然后将大试管迅速取下,倒入澄清石灰水,用大拇指堵住管口震荡。  一组同学正准备做草木灰与稀盐酸反应实验时,有一个同学提出这个装置可以优化,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上就可以了,马上就有同学反对,如果这样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不充分,反应慢,现象不会很明显,从理论上看,是可行的,但实际效果不佳。 

7、 随着实验的进行,“哪些物质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结论也就自然得出来了。然后学生总结实验的经验和体会,有一位同学深有感触地说:“我原以为对磨石草木灰蛋壳等物质非常熟悉,对其化学成分研究实验后才发现我原来对它们的认识多么肤浅,使我体会到化学家搞科研的艰辛,也使我体验了科学发明的快乐,使我更加热爱化学。”大家对其总结报以热烈的掌声。5  整个实验自始至终都是学生的探索、学生的参与,我只是加以组织和指导。这种“探究性”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精神,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巧设创新氛围,激励学

8、生勇于创新  在复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时,我就结合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红磷与木炭分别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