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好中学音乐欣赏课

浅谈如何开展好中学音乐欣赏课

ID:3054247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浅谈如何开展好中学音乐欣赏课_第1页
浅谈如何开展好中学音乐欣赏课_第2页
浅谈如何开展好中学音乐欣赏课_第3页
浅谈如何开展好中学音乐欣赏课_第4页
浅谈如何开展好中学音乐欣赏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开展好中学音乐欣赏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开展好中学音乐欣赏课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常态课中的欣赏就有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听音乐”对一般人来说是一项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休闲活动。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部分的人不是自谦“缺乏细

2、胞”,就是自讽“对牛弹琴”。  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同样都是“听”,“音乐欣赏”确实比“听音乐”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但是这并不表示非要音乐专家才有“欣赏音乐”的能力。比如,放一段《二泉映月》,从七年级到高中,哪个年级的学生也都能说出此曲的基本音乐情绪是非常悲的,这就足矣。再看,参加央视星光大道的农民歌手阿宝,演绎的一首首动人的歌曲,能说他就没有理解和欣赏的能力吗?所以说欣赏能力无论专业非专业,只是深浅的区别。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只要精心的制定教学过程,通过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

3、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5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目前,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经常抱怨音乐欣赏课很难上,学生没兴趣。当然原因是两方面的,学生本身好动,不爱听事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也认为教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为:  1、教师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音乐的含义,往往用过多的语言来解释音乐,结果学生记住了老师的解释,而对于所欣赏的音乐本身却知之甚少。  2、教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  3、教师往往无意识的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音

4、乐,却忽略了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主动性。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完整听,分段听,学生正襟危坐,一节课从头听到尾。  5、视听设备品质不佳。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老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熟悉教学的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和分析并给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即备课认真细致。  2、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活动方式包括听、动

5、作、歌唱、演奏、表演甚至创作,老师应当活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课堂过程多样化。5  3、以音乐为主体,讲解简明生动。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象。――把课堂交给学生。  4、好的视听器材有助于欣赏教学的教学成效。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可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而具实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老师应事先录好上课欣赏的音乐,特别是需要反复聆听的片段,要事先剪接,记录位置,以免在课堂上手忙脚乱,耽误时间,影响教学效

6、果。  6、老师本身就是最佳的被欣赏对象:老师随时在学生面前范唱或范奏,并通过形体语言加以展示。所以要注意到自己的每一次表现都应具有音乐性。――不能忽略教学的实践性。  那么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上几点呢?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的进行欣赏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物演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八年级第一单元音乐欣赏课《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教学活动中,我在课前准备好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们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的MTV,伴随着我的讲解,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首歌曲的意境和音乐情绪。学生们对这首公益

7、歌曲的震撼不难看出。群星的现场演唱更是引发学生欣赏的兴趣。从而对杰克逊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度。  二、哼唱主题曲调,体会乐曲的音乐形象5  以儿歌、民歌、名曲为主题的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乐曲当中发现他们所熟悉的歌曲从而引起兴趣,然后配合音乐哼唱主题。例如:欣赏《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时,副歌出现了好几次,我先让学生们一起哼唱主旋律,然后在课件上调出英文歌曲,学生学得不亦乐乎,体会不同语言的变化给乐曲带来的不同音乐形象。  三、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的共鸣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富于

8、想象的思维特点,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  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