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ID:3054662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_第1页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_第2页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_第3页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一部很有观赏性的电影,除了要有离奇曲折、特别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外,还要有赏心悦目的场境画面和沁人心脾的音响效果,让观赏者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教学亦然,课堂教学中,利用班级的电教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充当不同角色的小演员,他们会饶有兴趣、快活轻松地学习数学,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故此,《数学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

2、中学习数学。”这里,就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方面,谈一些体会  一、感受数学有趣  (一)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搜集信息,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就会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量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信息,让学生愿意学,而不是强迫学生去学。教师要精心设计双边活动,寓所教知识于游戏和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

3、习,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4。只有让学生在心里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最佳动力。有时候,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往往要比老师喊破嗓子的灌输有效许多。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从这一点上说,作为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每一节课都充满艺术的吸引力。几年前我曾接手过一个一年级班,当时有位老师告诉我,某某同学太“笨”了,一年级都念了一学期了,“2十3”还不知道等于几。第一节课正好是数学,我设计了几道非常简单的口算题,并有意把”2+3”掺在其中让这个同

4、学去算,他果然算不出,当时我的态度非常温和,问他家里有几口人,都有谁,他回答得很好。我又问他家都有哪些小动物,他高兴地告诉我家里有鹅子,我问有多少只,他说有8只,我说:“老师家也有3只鹅,如果也送给你家就是多少只了?”他想了想说:“那就11只了”,我又说:“如果老师自己留一只,只给你2只就是多少只了?”他马上不假思索地回答说“10只”,我立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说他算得很对,接着我又提了几个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小问题,加减法都有,他虽然费很大的劲,但却基本上都能答对。随即,我又对他进行了表扬和鼓励,看得出

5、他非常高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天天放学把他单独留下来补课,每次都是从生活中的小问题入手逐渐由形象到抽象,结果一学期下来,这学生竟然成了班级里的优等生。可见,这个学生原来不会算“2+3”并不是他的错,而是他对抽象的“2+3”不感兴趣,他不会算抽象乏味的“2+3”却会算生活中的“8+3”,这不能不引起教师的深思。  (二)淡化抽象的算理复述,强化直接生活经验,领悟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复述思考过程,进行所谓的“算理”式分析,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基础,4反而会把学生带进“死胡

6、同”,使本来容易理解的知识,人为地复杂化,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深不可测,产生厌学情绪。例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有这样一道例题:  饲养场养白兔12只,黑兔7只,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学生回答:12-7=5(只)  有些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说出算式中的12、7、5只表示的意思,并且必须要这样叙述:12表示12只白兔,7表示与黑兔同样多的白兔7只;白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部分,从12只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7只,就是比黑兔多的5只。..生硬地用这套严密

7、的、抽象的语言分析题意、理解题目,失去的是解题能力,留下的是无效的、无味的空洞文字复述,这样教下去,学生越学越糊涂。从儿童的生命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设计学生的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感受数学有用  (一)开设数学实践课,创造应用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是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和

8、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4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确有好处,同时又能诱发要解决实际问题,还需探索更加丰富的知识,感到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开展数学交流活动,营造应用氛围  把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精心组织的数学交流活动,融入实际中,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