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职业发展路径 论文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职业发展路径 论文

ID:308843

大小:3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7-21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职业发展路径  论文_第1页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职业发展路径  论文_第2页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职业发展路径  论文_第3页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职业发展路径  论文_第4页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职业发展路径  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职业发展路径 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职业发展路径提要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职业化发展是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选择。当前农民工职业发展面临自身素质低、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城市歧视性用工政策方面的困境。要突破这一困境,一方面农民工自身要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意识;另一方面要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制度环境支持。关键词:城镇化;市民化;职业发展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职业发展路径提要农民市民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职业化发展是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选择。当前农民工职业发展面临自身素质低、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城市歧视性用工政策方面的困

2、境。要突破这一困境,一方面农民工自身要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意识;另一方面要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制度环境支持。关键词:城镇化;市民化;职业发展 我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即农民在生产生活方式及身份、地位、思想观念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由于制度障碍、政策约束及农民个体素质制约,我国农民市民化进程滞后于城镇化进程,这将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农民市民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农民工职业发展的主要困境职业发展是指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合同关系。目前,

3、我国农民工就业呈现随意性大、流动性强、合法权益受侵的现状。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合同的单位也难以完全按照规定保障农民工权益。职业发展是农民工立足城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实选择,但目前农民工的职业发展还需突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民工自身素质1、顽固的小农意识。小农意识是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意识形态,虽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小农经济已经解体,但小农意识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农民的头脑之中,主宰着他们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目光短浅、安于现状。不少农民工只顾眼前利益,容易满足,

4、很少为将来着想,缺乏远见和进取精神。奉行“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处世之道。这种小农意识使农民工在工作时间与从事职业上具有随意性,处于一种半工半农的从业状态,即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外出打工,打工只是作为农业生产之外赚取外快的手段,并无意作为自己的职业来发展。2、受教育程度低与职业技能缺乏。长三角16个城市农民工现状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885个农民工中,属于文盲的有112人,占3.9%;小学文化程度的有509人,占17.6%;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509人,占52.3%;高中文化程度的有431人,占14.9%;中

5、专的有197人,占6.9%;大专及其以上的有127人,占4.4%。受教育程度低与专业技能的缺乏使得他们只能从事城市居民不愿做的“脏、累、苦、险”等职业。(二)二元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前者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工作稳定、晋升机会较多等特征,而后者恰与此相反。姚先国等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具有二元分割的特征。农民工只能通过次要劳动力市场寻找那些收入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作稳定性差、无社会保障、无晋升机会等边缘性职业,难以进入城市正规就

6、业部门之内。(三)城市歧视性用工政策障碍。农民工的加入,在城市交通、公共资源及当地居民就业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导致地方政府及社会各阶层在对农民工认识上产生一些误区,认为农民工是破坏市容和影响城市社会稳定的危险因素,挤占就业岗位,对城市居民就业形成威胁。农民工进城务工遭遇就业歧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大中城市为了保证城市居民就业,对外来人口的职业、行业有严格限制,甚至通过对雇佣外来劳动力的企业征收管理费的经济手段来约束企业雇佣农民工行为。城市带有歧视性的用工政策增加了农民在城市就业的困难程度,导致他们很难进入正规部门就业,不

7、得不从事一些临时的、流动性强的、低收入的工作。二、农民工职业发展路径(一)建立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人力资本是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能力、技术、劳动熟练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累积性是其重要特征,即人力资本投资越多,人力资本存量越丰富。教育与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两种重要形式。就业前培训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对提高农民工自身职业素质和从业竞争力很有必要,但现实中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并不多,可能的原因有:首先,培训需要支付一定的货币成本和机会成本损失;其次,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普遍存在只注重眼前利益的短视就业观念,认为现在能赚到钱就行

8、,培训没有必要;最后,农民工文化知识基础差,对于专业培训可能有所畏惧,担心自己学不好。可见,当前农民工忽视培训,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淡薄,造成知识与技术人力资本存量不足,是制约其职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输出地政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