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 会问 善问

敢问 会问 善问

ID:3113270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敢问 会问 善问_第1页
敢问 会问 善问_第2页
敢问 会问 善问_第3页
敢问 会问 善问_第4页
资源描述:

《敢问 会问 善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敢问会问善问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139-01  “提出一个问题,胜于解答十个问题”,可见学生能自发地提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是多么重要!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会激发学生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真正达到开发他们智力,培养他们创造思维的目的。  一、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提出疑问的学生为何聊聊无几?难道学生的脑海里没有疑惑?或是学生不会思考,不懂得表达?不,是学生不敢“问”。长期以来,受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常常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好问的天性经常被压抑,久而

2、久之,课堂上当然无法形成提问题的气氛。要增强学生提问题的意识,第一步应该让他们有个“胆”4,能敢于提出问题,要使学生敢于提问,首先应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性格和个性,会用微笑、注视、颔首以及关怀性的身体语言等方式进行鼓励。特别是对于胆量小、基础差的学生,平时要多留意他们的表现,一旦有积极争取提问题,尽可能让他们优先发言,即使提出来的问题较浅显或不够有价值,也应以真挚的情感给予热情的表扬和肯定,消除紧张感和焦虑感,给他们信心,相信自己能行。另外,平时也可以举行一些主题活动和竞赛活动,让学生多发言,锻炼胆

3、量,形成大胆质疑和提问题的胆量。  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在半张纸上涂上颜料,再用对折叠印的方法,出现一幅美丽的蝴蝶图案。这时,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很快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就在这时,又拿出鲜艳的五角星,动手操作,让学生观察、思考用自己想到的问题,提问同桌。这样一来,整个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气氛,甚至平时胆小的也能提出几个问题.如:(1)老师让我们观察什么?(2)蝴蝶图案有什么特征?(3)五角星有什么特征?(4)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最终发现总结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在这样民主氛围下,敢于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比较、讨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了问题,得到了成功的体

4、验,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激励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学生具备了一定胆量和兴趣,经常跃跃欲试,却不知道该怎样提: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首先是加强双基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熟能生巧,巧中出奇”。这就是说对“双基”要掌握,而且要使之能转化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达到运用自如,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思维的覆盖面,产生丰富的联想,为他们提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其二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先让学生在师

5、生游戏情境中,发现老师能又快又准确地判断哪些自然数能被3整除,这时学生就会迫切地提出问题:4(1)老师看什么呢?(2)是怎么看?经常这样创设地一些问题情境,学生的疑问便会油然而生。  最后可以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途径。平时注意培养学生从模仿,提出小的问题入手,开辟各种提问题的渠道,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寻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平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就能发现处处都有数学问题。例如教学《圆柱体的认识》出示完课题,及时问学生“看到这课题,你们想认识哪些内容”,顿时,课堂就活跃起来了,有的提出“老师,圆柱有几条高?”,看着课题或例题,让学生多想想,多议议,然后自主地向老师

6、提问,也能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中去,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学生有胆量问并能不断地质疑问难后,并不能说明是问在点子上,问得好、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智者问得巧”。敢问,会问还不够,还要能善问,这就要求老师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使学生能善于把在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字眼提出疑问,即“同时”、“相同的数”、“零除外”;又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眼提问“为什么单位‘1’的‘1’要加上单引号?”也可以与旧知识联系上提问。例如,教学《圆

7、柱的容积》,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容积与体积有什么异同”?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的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哪些问得恰到好处,哪些问得漫无边际,甚至不是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4。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会有所发现,逐渐学会有目的地问,学生的思考也易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  总之,学生只有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去,较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