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青春的迷思

破解青春的迷思

ID:31146690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破解青春的迷思_第1页
破解青春的迷思_第2页
破解青春的迷思_第3页
破解青春的迷思_第4页
资源描述:

《破解青春的迷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破解青春的迷思  前不久,媒体爆出某中学5位初二年级学生离家出走。24小时后,他们在另一座城市的一家小旅馆中,被及时赶到的学校负责人和家长们找到了。  在讲述出走经过时,一位同学说:“我们出走的想法在本学期开学时就有了,主要是对刘老师不满意。我们离家出走,很多同学都知道。当时,我们找很多同学借钱,70%的同学都借钱给我们了。有位同学把身上仅有的3元钱都拿出来了。”他们一共借到400多元钱。周四下午放学后,他们一起坐夜车离开,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多,身上只剩下50多元钱了。没办法,我们

2、只能在一个小区的花园里蹲着。一个保安哥哥发现了我们,看我们可怜,就给我们买来了面包和水。警察叔叔把我们安顿到一个小旅馆。”  学生们出走的原因是:不满老师怀疑自己早恋,感觉来自师长的压力过大……他们以集体出走的方式,向学校、向家长表示抗议。  “这5个娃娃中,有4个都是成绩很好的,只有一个成绩一般。”家长们的说法,证明孩子们的出走与厌学无关。  我不是探讨在学生集体出走事件中,到底该由谁负责任,而是说――初二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的高峰期,叛逆、幼稚、盲目、自我,渴望与异性交往、做事情不计后果……4此时的他们

3、,正处在一个矛盾的旋涡中。他们具备了青春期孩子所有的、最显著的特征,而师长们忽略的恰恰是青春期孩子的特征。老师的严格管理、父母的不当指教,成了孩子们出走的催化剂。  曾经做过一个有关中学生离家出走的调查。调查显示,91%的中学生在遇到困难、遭遇挫折或是被师长误解时,都产生过离家出走的念头。当然,真正做出极端出走行为的中学生并不多,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在有了强烈出走念头的同时,很快给出一些自己不能离开家的理由。比如:出去了遇到坏人怎么办?没钱了没饭吃怎么办?外面的人再怎么也没父母对自己好……此时,他们会自动放弃出走

4、的想法,转而去面对眼前的难题。这5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出走前向周围的同学借钱,谁都知道他们要做什么,借钱给他们的人摆明了支持他们采取行动,却没有人向学校家长反映此事。可见,“中学生离家出走”在校园中很有市场。甚至,在有些孩子的眼中,敢离家出走的孩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面对这样的孩子,特别是面对特别有个性的孩子,一味的管理和指教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因为,所有的道理孩子们都懂,甚至所有的危害他们也清楚。孩子们的目的――让自己在反抗中显得与众不同,让师长们感受到反抗的力量,以重视自己的存在,并在抗争中获得尊严。也许,

5、大人们会说,没有人不在乎他们的存在和尊严呀!可师长们把关爱转化为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体会到的却是不尊重,是强加于人。“爱+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在孩子们眼里就只剩下“可恼”了。  如何“收拾”学生离家出走的“残局”?如何以绝后患?不是辞退那位严格执教的刘老师,不是让离家出走的孩子回家反省。不是让家长对孩子严加管教。4  能给老师、家长补补课吗?让他们真正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特点:熟悉该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打交道,知道怎样的教育方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对那些特别有个性的孩子,柔和的教育、真切的共情、设身处地为他

6、们着想,这样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让离家出走的孩子和同学们讲讲自己的经历,就说说夜宿小区长椅,保安给他们送来面包和水时的感激,说说流落街头四处找工作想养活自己却到处碰壁的艰难,说说险些被术知来路的人带到广西“打工”的后怕……这不仅能教育身边的同学,而且能让出走的孩子回忆起当时的惊心动魄,能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虽然老师、父母的某些做法让他们不够满意,但师长们对自己的爱是真真切切的。  至于师长们担心的“早恋”,何不做些有趣的比喻与安抚呢?就比如――  冬天刚走,天气有些暖意的时候。我看到干桔了一个冬天的迎春,

7、枝条泛绿了。没几天,有了绿意的枝条上就鼓起了花蕾。后来又下雪了,天放晴时气温还很低呢,那迎春就星星点点地开了。站在迎春前,我看了半天,那一朵朵嫩黄的小花,颤巍巍地迎着寒风,开得真美!那一刻我想到――这迎春花多像青春期的孩子呀!他们身体里春的钟醒了,谁拦得住他们开花啊?  可是,你能让四月的树结果子吗?青春萌动,如同四月的芳菲;爱情呢,就像夏日树上半生的果子;婚姻啊,就是秋后丰收的果实……这事儿要是心急,行吗?春的美好在于成长!话说至此,再说“春日”里的长身体、增学识、明事理……4就好听多了吧!真希望,老师和家长

8、们能看到这篇文章……聪明的孩子,你要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师长啊!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