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版画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

徽派版画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

ID:31175214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徽派版画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_第1页
徽派版画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_第2页
徽派版画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_第3页
徽派版画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_第4页
徽派版画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徽派版画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徽派版画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因素  摘要:徽州版画是由古代徽州书画家、刻工、印刷人员、书坊业主共同努力,经过长期乃至好几代人开创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技艺、风格上有相对的沿袭和稳定性。在结构上以单线为主来叙事铺陈,重视诗情画意。它既有文人的书卷气,又有民间稚拙的味道,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徽州版画以其精工细腻的技法风靡一时,它一出现便以全新的面貌影响和推动了整个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徽派版画的形成与发展,与徽州特定的地理环境、多元化经济,尤其是繁荣的徽商活

2、动所奠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关键词:徽州版画;自然环境;社会因素  中图分类号:J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29-02  一、徽州版画形成的自然环境  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山多田少,地产微薄。自然条件造就徽州人的自尊自重自立,自然地形成一种跟大自然搏斗,以争取生存权利的坚韧性格,默默地不事声张而又百折不饶,吃得辛苦耐得饥寒。正是这个地区的可贵个性,使他们在从事艺术创造中坚韧不拔,勇于走自己的路,在竞争中求生存,具备不断钻研创新精神,以鲜明的地方

3、特色引人注目。  徽州多名山,气候宜人,山清水秀,闻名海内外的黄山、白岳、新安江沿岸山水之胜,历来为世人瞩目。“新安大好山水”6,从南朝梁、陈以来,就为人民所艳称,黄海峰峦,变幻莫测,宛若屏障;齐云岩壑,低回逶迤,神奇壮观,为中外古今游人所赞叹。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誉为黄山四绝。在景色秀丽的皖南山区的众多峰峦之中,白岳齐云山是能够与风景如画的黄山竟相媲美的又一颗徽州明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谓之齐云”。齐云山自吉阳水上登封桥,至渔亭,绵延5公里,悬崖绝壁,枯藤缠绕,山影倒映水中,好像是石涛

4、画卷,淋漓尽致。山上36奇峰,72怪崖,洞涧池泉遍布,更有古木参天,花草斗艳,美不胜收,使人目不暇给。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赞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徽州六县境内,处处峰峦叠嶂,众水回流,练江和渐江合为新安江,奔腾而入浙江,经富春江、杭州而入钱塘江。江河所经之地,两岸青山,山静水明,掩映着平桥疏树,散落村庄,一派荆关画境。历代名人、画家向往黄山、白岳山水之胜,游览黄、白,寓居黄、白,图绘黄、白。清澈明丽的新安江是徽州的大动脉,千百年来既为徽州人民灌溉提供方便,也为徽州的颜姿增添了风采。“深潭

5、与浅滩,万转出新安”,即是一幅逼真的新安山水图。  山河壮丽的徽州,历史上有不少游客,“爱其山水清幽,遂久居”。清初楚州人释传悟(画僧雪庄),披发入黄山,为山中奇景所吸引,吟诗作画,乐而忘返,生活十分艰苦,他却认为“秀色可餐”。康熙皇帝强令他去京华留居,可不出一个月,他却坚决还山。很多著名大寺院请他去主持,他皆婉言谢绝,情愿在山上吃野果蕨根度日,也不愿离开黄山,一住数十年,后终老在黄山皮蓬。雪庄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黄山真景图43幅和黄山其他山水及花卉艺术珍品。徽州大自然风景优美,文化艺术光辉灿烂,

6、文化遗存多、土层厚,深为历代有识之士所赞叹。6  徽州大好河山不是一峰独秀,而是众美纷呈。绩溪的清凉峰,祁门的青萝台,婺源的大彰山、高湖山也都不凡,整个徽州处处山山水水,舞步优雅秀丽迷人。在这样的山水环境之中生长的人,出现诸如徽派版画、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及三雕这样的艺术流派,即是饱受大自然之美的熏陶、吸收灵秀之气的结果。徽派版画就是在这有灵气的土壤中孕育并盛开的一朵奇葩。  二、徽州版画形成的社会因素  徽派版画的蓬勃兴起,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徽州雄厚的商业经济基础,刊刻书画业的快速发展,以

7、及徽州独特的民风民俗等等诸多社会因素,都是徽州版画发展壮大的重要契机。  (一)徽州商业发展状况  据史书记载,徽商萌芽于东晋。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逃避战乱和种族压迫,北方与中原氏族纷纷南迁,地势险阻易守难攻的徽州成了他们的避难所。尤其是唐朝末期,为了逃避农民起义军的打击,北方士族再度源源流入徽州。当时官僚世家大族,以其雄厚的资本,任用宗亲,一奴仆代为营商,开设邸舍,发放高利贷,凭借特权,以聚高资,贩卖取利。这些具有营商传统的世家大族迁到徽州以后,利用山地特产发展手工业,重操旧业,做些贩运买卖而

8、渐成气候。徽商到了宋代日趋繁荣,至乾隆时期成为黄金时代。明清时期徽州有“十室九商”之称,他们的足迹遍及云贵、陕西、宁夏、河北、河南与两广等省,江淮浙湘鄂及沿江一带城镇,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形成了一个大帮派,遍及全国各地。徽州良好的商业经济氛围为徽州版画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6  (二)徽州刊刻书画业是版画的前身  徽州刻书是徽派版画形成的基础,郑惠《略谈徽州古代刻工》一文中说:徽州历代著述人有1852位,著作4175部。当然这也只是个大约数。众多的著作者,丰富的稿源,为徽州古代刻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