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ID:31176648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_第1页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_第2页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_第3页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_第4页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摘要:为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网络学习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维一体的路径建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适当地依托网络平台,使教学活动在多元化的载体中得到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探究式教学模式;路径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65-02  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开设以来,各高校教师不遗余力,适宜地总结出许多颇有成

2、效的教学方法、模式。然而,囿于具体的教学环境以及“纲要”课双重属性等因素,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效用仍有待于进一步递增。因此,探索更加契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就成为势然。本文即以“网络学习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维探究体系为重心的探究式教学作相关阐述,以期达到百花齐放,更好地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实效。  一  目前,“纲要”课的教学效果远未令人满意,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对此有着进一步的期许。然因种种原因,多数教师仍沿用传统的“传递―接受”模式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无疑削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降低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

3、性,使得“纲要”7课的教学实效大打折扣。因此,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纲要”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势必为教学革新的应有之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应当说,这大体指明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思路和方向。  那么,何为“探究式教学”?其能否应用于“纲要”课程从而使教学生机勃勃?西南大学靳玉乐教授道出了其中的要义所在。探究式教学是“

4、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具体说来它包括了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1]进而言之,探究式教学把学生看作为研究者和知识的建构者,把教师看作引导者和环境的缔造者,把课程看作问题链和待求证的经验,把课堂看作一个开放的学习系统[2]。而这四个方面的理念革新将切实改变以往“纲要”课堂教学的旧端,真正体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在“纲要”课的教学实践中,探究式教学可以转变师生间对立关系而成“你-我”的平等关系,双方共同探求历史的真知,徜徉在历史的人与事之间

5、。而且,在以“合作-探究”为轴心的探究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样化形式释疑解难,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其所掌握的史识理论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在这种情形之下,课堂和学校已经成为创新性的社区和中心了。  二7  那么,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探究式教学理念实施的有效路径?笔者以为,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平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维探究体系。其中,三个环节有机统一:网络学习平台是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基础;课堂教学是互动、解惑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力行内省、知行统一的环节。 

6、 (一)网络学习平台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辅助其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为内核,精心搭建学习平台。平台按照教材的要求和逻辑顺序进行编排,每一章大致由问题、正文、资源库、论坛几部分构成。  1.问题。探究起始于问题,亦终于问题。在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确定与设计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教师能进一步设计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则更能彰显探究魅力。例如,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怎样认识义和团的爱国主义及其局限?又怎样认识义和团运动后的中国政局[3]?  2.正文。正文应有别于教材,而非教材知识点的简单

7、移植,应在明确关键知识点的基础上,突出注重两点。一是架构知识点网状体系,便于学生统筹认知知识点间的相互关联;二是丰富教材内容体系,可添加适量的历史图片和历史视频,亦可提供一些延展性的知识,从而使枯燥乏味的文本变得生动有趣。7  3.资源库。资源库的建设是平台建构中重要的一环,用以提供大量优质的历史教学资源,为师生探究提供支持和辅助。资源库的建设应着力于两部分:一是教学资源的广度和准确度。凡有利于问题探究和解决的资源都应纳入其中,同时需要注意资料来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二是资源库的维护和更新。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资源库的运行应保持正常访问

8、,并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修正和更新。  4.论坛。论坛是用于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媒介,也为“纲要”课探究教学做有效的铺垫。学生在对基本史识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后,可以独立发帖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也可以对其他同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