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ID:31215915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_第1页
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_第2页
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_第3页
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_第4页
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DBACDDBDBDBCDADDACDBBCCA1.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开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故《共产党宣言》诞生的主要条件是D,排除A。欧洲政治经济学理论为《共产党宣言》提供理论基础,不是主要条件,排除B;C项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不是《共产党宣言》出现的主要条件,排除。所以选D

2、2.D【解析】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就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A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革命时已有先进理论指导,B错误;巴黎公社革命工人阶级有准备,但由于资产阶级力量强大,巴黎公社革命失败,C选项错误;巴黎公社发生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成熟条件,巴黎公社只不过是一场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城市暴动,最终失败,故D正确。3.B【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加速了十月革命的爆发,十月革命是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

3、义国家苏维埃俄国,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判断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要求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民主革命,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4.A【解析】据题干中“列宁给中央委员会写了一封”“……不能等待了!!等待会丧失一切!!”是列宁针对中央委员会不急于起义,而强调此时形势危急,不能拖延起义,故A项正确;题干中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并不是二月革命,此时俄国已经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B项排除;该信件有利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并巩固政权,材料无法体现,故C项排除;列宁在中央委员会中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威,不符合题意,故D项排

4、除。5.C【解析】材料无法体现“溥仪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排除A;“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反映的是溥仪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享有公民的选举和被选举的全部权利,B错;材料无法反映“建立了广泛的民主”,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D。【名师点睛】尊重材料是做题的关键,首先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AD,再进一步弄明白材料的主旨,B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最后正确理解“集体皇帝”的含义是享有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的选举和被选举的全部权利。6.D【解析】关键信息:“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说

5、明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的紧迫性,故D正确;ABC项属于“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具体方法,D项属于ABC项的概括。7.D【解析】对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得不够紧,找问题的多,批评教育的少,放松了对分管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教育。对分管部门干部发现的一些违规违纪小错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作用发挥不够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铲除专制政治”是指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

6、建立”是指1954年宪法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是指“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故本题答案选D项。新民主主义革命前的辛亥革命铲除君主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提出“依法治国”,故A.排除。《共同纲领》只是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故B.排除。新中国的成立只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C.排除。8.B【解析】材料中邓小平所指方针政策是一国两制,材料反映的是在香港实施一国两制符合香港人民和英国利益,一国两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而不是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施,故B正确,A错误;C表述错误;D不是主要目的,

7、争取香港同胞的广泛支持也是为了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9.D【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1953年,排除A项;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正式建交是1979年,排除B项;1992年苏联已不存在,东欧已发生巨变,不存在中国与这些国家关系缓和的史实,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直到现在坚持贯彻。D项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点睛: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两国并没有立即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直到1979年,两国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的最大障碍是台湾问题。10.B【解析】依据图示中“柬埔寨

8、”“苏联”“法国”说明是中国参加的大国会议,结合建国初期周恩来参加的应该是日内瓦会议,该会议主要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故B项正确。周恩来在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上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