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ID:31225684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_第1页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_第2页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_第3页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_第4页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摘要: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最主要目标,一个卓有成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在不断完善,但均等化效果仍不理想。改革的重点是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专项转移支付,进一步减少直至取消税收返还形式。  关键词:转移支付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即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

2、展阶段相适应的、体现公平、公正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2006)认为,成熟的公共服务均等状态,表现为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一致。然而,从起始到成熟,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具体重点、目标及表现是不同的。安体富、任强认(2010)为,均等化就字面理解包含均衡、相等的意思,而均衡有着调节、平衡的过程,8最后达到相等。并将其总结为3种标准:最低标准、平均标准、结果均等,认为这3个标准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经济

3、发展水平和财力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一开始首先是低水平的保底,然后提高到中等水平,最后的目标是实现结果均等。张启春(2009)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目标和程度水平。综合考虑中国目前的情况,基本公共服务选择基本标准即全国平均水平的折扣数更为现实。因此,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使在一个国家范围内,不同地区的居民能享受到大体相同的公共服务,或各区域地方政府为本辖区范围居民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大致均等。邱霈恩(2003)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是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均等化是基于公平

4、原则和社会平均水平,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使不同社会阶层均衡受益,由此确保全体人民公平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消除不和谐因素,有效解决我国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常修泽(2007)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从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相等和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三个方面来理解。8  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均等化的确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一定时期,在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应尽可能地满足该时期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尽可能地使

5、区域之间进而每个人都能享有同样的权利。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基本公共服务应只包括那些影响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项目,并采纳较低标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不断拓宽,标准也不断提高;当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时,基本公共服务最终可拓展为包括所有公共服务,并采纳结果平均标准。在特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基本公共服务各个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即在同一时点上,有的项目采用最低标准,而另外一些项目可能采用结果公平。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国家可控制财

6、力有限的情况下,将全部公共服务纳入均等化范围的条件还不具备,所以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范围应该有所限制,并且不同的公共服务项目均等化程度应该有所差异。  二、从计量回归实证分析的角度,对转移支付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效果的分析。  很多学者通过使用标准差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统计变量对转移支付在省际间差异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侧重点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马拴友、于红霞(2003),通过对1995-200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作为政府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之转移支付,在该时期没有起到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

7、调发展的目的。曹俊文、罗良清(2006)通过对不同地区间的计量回归分析认为,转移支付对均衡省际间的财力差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考虑并区分了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对东部地区内部财政均等化效果较好,但未能有效地降低中部、西部地区内部省市之间财力水平的差异,特别是西部地区。王守坤使用核密度估计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测算后发现,中央转移支付体制构建前后,即1980~1994与1995-82009两个时段相比中国各省份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公共教育服务等提供水平的省份间差异呈

8、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王雍君(2006),利用城乡人均收入、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和城乡小学生均财政支出五个指标衡量地区间的差异,并分析了各项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果。蔡红英(2008)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各种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进行检验。表明: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与上级政府的政策目标高度相关;专项转移支付若指定用于贫困地区或实现最低标准基本公共服务,其均等化效果往往会超过一般性转移支付;配套性专项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在现实中会打折扣;一般性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