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浅议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ID:31247584

大小:61.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议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_第1页
浅议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_第2页
浅议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_第3页
浅议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_第4页
浅议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如何提高习作教学质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的习作教学确实有了一些变化,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习作内容的丰富性与习作评价都有了明显转变。但是,认真审视我们的习作课堂,不难发现,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由于对新课标理念简单理解或片面理解,实际教学中缺乏对习作教学的研讨与探索,造成了习作教学的不少问题,致使习作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提高我们的习作教学质量呢?一、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习作的内容、思想、观点、情感及一切素材都来自丰富的生活。所以,习作教学还应从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入手,走向生

2、活,充分打开生活空间,使学生习作充分体现出现实生活的气息。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如学习上的、与朋友同学之间的、与小组班级间的、与教师之间的;有幸福温馨的家庭生活,如与父母之间的幸福、家庭小祕密、温馨的家庭往事、家庭喜庆等;有酸甜苦辣的社会生活,逛街、参观、游玩、买东西、偶遇……虽然我们人人都生活在社会大课堂中,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人人都善于将生活表达出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首先,教师应从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从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小植物、天气变化开始

3、,培养敏锐而独特的观察力,逐步让学生去观察生活的小现象、小事情,交流想法,分析原因。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味体验生活。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在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中就十分注重培养学生体验生活,帮助学生探寻习作新空间。他提出了“记录昨天一一写好今天一一描绘明天”的生活作文思路。实践中,他引导学生回味昨天走过的历程,要求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帮助学生叙写今天,重在引导学生玩中写作文,做中学作文;启发学生描绘明天,重在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这样一来,学生的生活就是作文,作文也在生活之中了。二、指导学生用心表达,抒发真情实

4、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然而,直面学生作文现状,胡编乱造、抄袭、复制情感等不良现象比比皆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思。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心表达,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1•创设宽松愉悦的写作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露真情首先,拓宽习作题目的范围。从生活到作文,之间有一个过程,学生独立走完这个过程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应该从题目上就激发起学生的情趣,给学生有选取合适题材的、比较宽泛的思维空间。例如,上面提到的《自我介绍》,从主题上

5、看,题目就是写自己,但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及表达欲望,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可引导学生拓宽习作题目的丰富性。师:看来大家不仅找到了自己身上的特点,还知道了如何将特点交代清楚、写具体的方法,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我们不如动笔写一写吧!可是怎样给自己的习作起个好的题目呢?生:我是个“小百灵”。师:真是好题目,一看题目就知道了你是个喜欢唱歌的孩子,那就动笔把你如何喜欢唱歌、唱得怎样写下来,让更多的人与你分享吧。还有其他的题目吗?生:我是科技制作的小能手。生:同学们都称我是“小书迷”。生:“急性子”的我。生:电

6、脑是我的最爱。生:"爱心小天使”。生:粗心大意可不好。师:真是丰富多彩的题目啊,老师相信你们的习作内容一定和你们的题目一样丰富多彩,大家看了你们的习作,一定能更清楚地了解你们,我们期待着分享你们的佳作,大家赶紧动笔吧。通过引导学生拓宽习作题目,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空间,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的思维就会像喷涌而出的泉水,感情自然会得到真实流露。其次,丰富作文训练的形式。现行教材中安排的训练形式多为命题或半命题的写人、写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为此,必须广辟训练的途径,丰富训练的形式。教师要

7、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小天地中发现问题,展开独立的思考,放手大胆去写。如针对班级或校园里的好人好事写一写表扬稿,积极为红领巾广播室投稿;针对校环境卫生写一则倡议书,号召同学从我做起,保护校园环境卫生;针对校园未来发展方面就自己的想法写一封建议书,提一些合理化建议等。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写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内心的真情就能得以流露。2•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表达真实情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明确指出习作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不拘形式的写见闻、感

8、受,要求重写“实”。也许那种充满童趣,成人无法体会或感受到的童真、童心、童乐、童语才是学生情感的真实反映,是其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运用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是其生活体验的独特感受。如果教师不无顾忌地横加指责,或大刀阔斧地大修大改,必然地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从而抑制其个性的发展。让我们的习作教学从兴趣入手,从观察入手,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