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

城口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

ID:31356388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城口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_第1页
城口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_第2页
城口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_第3页
城口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_第4页
城口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口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口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  [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6-0025-01  1茶叶产业概况  1.1背景  城口茶叶历史悠久,鸡鸣寺院茶久负盛名,在明、清时即为贡茶。辖区幅员面积宽广,植被茂密,沟壑纵横,是天然的生态屏障,茶叶种植得天独厚。境内常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较大,小气候独特,四季分明。宜茶区域海拔一般在500―1500米,土壤微酸性(PH值4.5―6.5之间),肥沃疏松且富含锌、硒,无工矿污染,茶质上乘,是盛产富硒富锌有机茶之地。5 

2、 我县原有茶叶种植面积近10万亩,年总产量400多吨,年产值5000万元左右。茶叶主要分布在咸宜、鸡鸣、庙坝、巴山、坪坝、修齐、高望、巴山等10余个乡镇,茶树品种以城口地方品种为主。由于茶树种植年限久远,树体衰老,?裾?面积小,品种落后单一,产量极低。多年以来,部分茶园基本无人管理,处于自生自灭境地,因而,茶园面积逐年缩减,到了九十年代末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减至4万亩左右,年产优质绿茶约100吨,产值在5000万元左右。从2007年开始,县委、政府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提倡茶叶产业发展,相继在鸡鸣、咸宜、庙坝、高观等乡镇新建有机茶叶生产

3、基地1500亩(一部分茶园现已投产)。但目前茶叶种植规模不大,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原有老茶园产量很低,鲜叶量远不能满足茶叶加工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名优茶产量的提高。同时,茶叶的上档品牌不多,打入县外消费市场的产品量少。因此,更新复壮我县原有老茶园,新建优质、高产、高效的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产量与质量并重,加强茶叶品牌打造,恢复和发展茶叶产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2茶叶加工企业现况  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重庆市城口县鸡鸣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立足于城口地理环境优势,以传统工艺和现代化科技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本着以“

4、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创税”为宗旨,秉承“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诚信经营、和谐发展”的经营理念,走“企业+农户+基地+市场”的产业化经营道路。所产“鸡鸣牌?鸡鸣贡茶”依托明清贡茶而得名,为典型的历史名茶,享誉全国。2011年获“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2016年获重庆市第四届“十大名茶”荣誉称号。产品畅销重庆、成都、内江、陕西、广州等地,近年来,产品供不应求。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近年来,茶叶的生产与加工也相继涌现出了一批茶叶专业合作社、大户和小型机制加工厂及手工小作坊等。在很大程度上助推着城口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为带动一方

5、经济作出了较大贡献,并使茶产业成为了富民兴县的重要支柱特色产业之一。  2发展目标5  到2018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其中,着力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总面积1万亩,以咸宜、明通、鸡鸣、庙坝、高观、修齐等乡镇分别改扩建茶叶基地面积1000亩,鸡鸣乡改扩建4000亩(其中新增有机鸡鸣贡茶生产基地2000亩),到“十三五”末城口名优绿茶年产量力争达到200吨。  3发展思路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海拔500―1200米中山经果林带,以传统历史文化和独特生态小气候为依托,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进行总体规划,“揽腰”式的布局,

6、重点打造以咸宜、鸡鸣、明通、廖子、庙坝、双河等乡镇公路沿线标准化茶园,使之成为城口一道亮丽茶园风景,不仅可以现实生态涵养、保持水土,同时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3.2推广新品种,新建规模化、标准化茶园  由于现有的大多数茶树种植年限久远,树体衰老,品性退化,总体布局不合理,栽植不规范,零星分散,规模化程度不高,不便管理,产量低下。应积极采取措施,恢复树势,提高产量,应对不同衰老程度的茶树,因地制宜,及时采取轻、深、重修剪、台刈及蓄稍留养等技术措施,进行老茶树的“改头换面”、更新复壮、更新换代。推广应用茶树优良新品种,如早白尖5号、福鼎

7、大白茶、名选131、中茶302、白毫早等抗逆性强的优良新品种。因地制宜,合理密植,选择生态环境优良、具备独特小气候的宜茶区域兴建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密植茶园,同时加强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3.3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加工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建立营销体系5  在生态环境优良、小气候独特的宜茶区新建标准化有机茶园,发展特经产业。茶叶生产由过去的粗放经营,只抓大宗产品、粗制滥造、不求效益逐步向名、特、优、新,创品牌、争效益方向发展,企业管理、制作技术逐步走向正规化,机制与手工制作绿茶相结合,逐步更新设备,高效优质的绿色、有机

8、产品日渐走向大中城市。城口鸡鸣贡茶久负盛名,可将之逐步打入县、市外市场。  合理开发和打造茶叶名牌产品,狠抓原有品牌的上档升位。依托鸡鸣寺的“鸡鸣贡茶”和樱桃溪的“香溪毛尖”知名品牌,合理开发茶叶副产品(如茶饮料等),拓展流通渠道,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