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品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ID:3143971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品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_第1页
品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_第2页
品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_第3页
品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_第4页
资源描述:

《品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品德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摘要:好的品德修养,是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色彩,它可以使人生的道路变得顺畅、通达,可以为人生增光添彩。俗话说:“播种习性,收获行为。”小学品德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人。  关键词:品德;课堂教学;培养  一、多措并举开展课堂教学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

2、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教的行为有效果。有效果的教以学生信任教师的教导,并愿意跟随教师的指引为条件。  1.多讲少读,提高兴趣  过去老师把课题一板书,关键词句让学生一圈,然后学生把文字从头到尾读一遍,品德课就结束了。其实,品德教材里每篇课题所包含的内容深着呢。  比如,在教学六上第2课《当危险发生时》,其中有一个案例创设了一个火灾情景,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展开想象,说怎么办,再开展“抓关键词”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当危险发生时,“镇定、方法、机智”4都很重要

3、。通过辩论活动,帮助学生明确遇险时应有的态度。接下来,通过阅读消防员叔叔的提醒,进一步了解遇险时应有的态度和正确做法。此时,老师适时强调遇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的关键字词“走、捂、爬、逆风而逃”等,并让学生现场表演,加深学生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动少坐,参与社会实践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里,有许多社会实践课。比如六上第5课《我们也是公民》,要求学生走出校门,以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然后给有关部门提意见和建议。上这课时,我提前一周就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利用假期或上

4、下学时间,仔细观察路过烧烤摊旁边的人们的表情,并可询问一下人们对占道经营且污染环境的烧烤摊位有何想法,然后整理一下调查结果,待上课时备用。通过一周的调查了解,很多学生写出了一份像样的调查报告及很有分量的建议,包括那些学困生。利用非常少的时间产生非常大的效益,对此我非常满意。  3.多看少说,利用各项资源收集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革命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自然也会冲击到品德课程。我让学生平时在看电视、玩电脑、阅图书的时候,注意收集与我们的教材息息相关的信息。如有关奥运会的

5、知识、宋庆龄奶奶的身份、我们所在区域发生过什么自然灾害、我们国家资源缺乏吗……对于这些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我在上课的前一周布置下去收集内容,让学生一人或多人合作查阅有关资料,做好笔记,在上课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并且专心倾听别的同学和自己收集的材料是不是一样,学习效果非常明显。4  二、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成长  对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老师的责任。作为小学品德老师,我们不仅要从教学方法上付出努力,总结教书经验,还要从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  1.多爱少怨,培养学生自信

6、心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优生”人人喜欢,“差生”人人讨厌,长此以往,“差生”成绩越来越差,也越来越没有自信心。针对这种状况,我在平时上课时就特别注意,简单明了的问题,我就让“差生”回答;稍微要动点脑筋的,就让中等生回答;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我总是抽出时间,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直到学生彻底明白为止。“给点阳光就灿烂”,在我的课堂上,那些萎靡不振的花儿也终于高高昂起了头,张开紧闭的嘴巴积极回答问题。  2.多行动少说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  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

7、,然而一离开教室,马上就忘了,不该说的话出了口,不该做的事出了手。为了教育好我的学生,我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比如过马路,我们教导学生“红灯停,绿灯行”“宁等一分,不抢一秒”,可真轮到自己过马路时,就不是那回事了。每当我要过马路时,我就好像见到我的学生正在不远处看着我,看他们的老师是不是违背了交通规则,所以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管车多车少,都要等到绿灯亮了才从人行道过马路,以实际行动履行对学生的教导。4  种种小事,让学生看见了老师不仅仅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怎样做,而且在生活中也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

8、样,使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改掉许多坏毛病,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人们对新问题、新思想的认识、探索都需要一个过程。品德新课改热点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全面的研究,只要辩证地分析、理智地择取,再结合具体情况,就一定能找到突破难题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钱利祥,章锦梅.“美的教育”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1,(6).  [2]赵文平.教学价值研究:教学论亟需深入关注的领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