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

ID:31440300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0

吾日三省吾身_第1页
吾日三省吾身_第2页
吾日三省吾身_第3页
资源描述:

《吾日三省吾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吾日三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曾子在回答孔子提问时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都多次自觉省察自己,查看为别人做的事是否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心诚意,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简而言之,就是自查“忠”、“信”、“习”的功夫。  曾子16岁拜孔子为师,深受孔子教诲,一生讲求合乎礼制,谨守道德不逾矩。他在弥留之际,还命令儿子给他换掉只有大夫才能用的席子。他之所以能做到守礼法甚于生命,就是得益于长久的“三省吾身”习惯养成的严以律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最终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  

2、自省的精神是儒家的基本精神,历来为古代士人所推重。孟子提出了“反求诸己”。荀子则把自省和学习结合起来,作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个环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西汉扬雄在《逐贫赋》中说道:“三省吾身,谓予无愆。”意为每天多次自我反省,就可以避免过失。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自省是“修身之本”。儒家讲求“内圣外王”,内圣即指自身的修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身修养,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3任何人生来都有缺点,但是通过不断的自省和学习就能出类拔萃,成就卓越。怎样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

3、足,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他人提醒,一是自我反省。一个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处在他人监督提醒的场合中,如果内心防线失守,哪怕外界约束再紧,监督再严,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反躬自省是破除“心中之贼”的终极思想武器。修身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具体问题才能解决。因此,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未有不重自省自律者。  自省是一件严谨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但要做到时时自省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为什么呢?认识到错误不难,但要用坦诚的心灵面对它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就像一个人亲手割掉自身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就连孔子都发出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

4、》)所以说,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  古往今来,反躬自省的典范并不鲜见。北宋宰相文彦博小时候因为顽皮经常犯错误,为了加强对自己的监督,他准备了两个罐子,每天做了有益之事,就在一个罐子里放一粒红豆;做了无益之事,就在另一个罐子里放一粒黑豆。他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以此警省自己,终于红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这两个罐子使他一生受益匪浅。  同一时期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每晚睡觉前,一定要回顾一下当天所做的事,看是不是对得起当天所得的俸禄,如果对得起,就能安稳熟睡;如果对不起所领的薪水,就整夜都睡不好,第二天一定要补足欠缺的部分,才能安心。  回过

5、头来看当今为人所敬仰的人物,修身自省也是其实现自我控制约束之道。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把党纪国法、公义廉耻作为心中的一把戒尺,始终坚持严以律己,坚持“3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见贤思齐,经常对照雷锋、孔繁森等先进典型寻找自身的差距,以榜样为镜,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不断上紧思想发条,能够跳出自身的局限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确,把准人生的航向,从而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亢仓子?训道》)现代社会中,诱惑无处不在,每个党员领导干

6、部都面临着形形色色的考验。为此,我们更应常备自省之心。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苍蝇”、“老虎”中不难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一开始也有一颗为国为民、清正廉洁之心,却最终走上贪腐之路,原因就在于缺少自省,面对诱惑,常以“下不为例”原谅自己,以“小节无碍”宽待自己,以“仅此一次”放纵自己。于是一步步忘记了初心,丢掉了信念,终于“积羽沉舟,群轻折轴”,直到锒铛入狱,才幡然悔悟,此刻再想修身,已是后悔晚矣。这样的教训,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庄子?人间世》曾记录颜回准备出游,向孔子请教游说之法。孔子指出颜回尚未认清自己,叫他先做到“心斋”。这个“心斋”,说白了就

7、是自省。在精神的斋戒期,一方面,应注意从小事和细微处陶冶情操,常念“紧箍咒”,真正做到防微杜渐,砥砺品行。另一方面,要做到“慎独”,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戒惧心态,无论是人前还是人后,公共场所还是独处之时,都坚守正确道德信念,自觉做情趣健康、品行高尚的楷模。如此,才能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侵蚀,“任尔东西南北风”都刮不倒,任你什么“糖衣炮弹”都击不垮。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