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学实际 提高教育实效

立足教学实际 提高教育实效

ID:31452924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0

立足教学实际 提高教育实效_第1页
立足教学实际 提高教育实效_第2页
立足教学实际 提高教育实效_第3页
立足教学实际 提高教育实效_第4页
立足教学实际 提高教育实效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足教学实际 提高教育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立足教学实际提高教育实效  摘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阐述校内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根据自身特点,挖掘教师的能力资源;关注教学过程,合理利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成长,真正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品德课堂;开发利用;实效  在实际的教学中,品德学科大多没有配备专职教师,基本上是由语文教师或班主任兼任的。开发品德课程资源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费时又费力,而一线教师平

2、时的教学任务就比较繁重,因而很多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学生方面,家长对品德课不重视,加上绝大多数学生家庭没有打印机、摄像机等设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或者课后进行调查实践等任务,效果往往不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活动经常无法顺利开展,教师只能简单化地将自己开发的资源分发给学生,草草收兵。  课程资源的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品德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理智地分析课程资源的现状,立足品德教学实际,开发一切能提高品德教学实效的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结合教学实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开发校内人力资源方面的一些做法。7  一、

3、挖掘自身能力,努力开发教师资源  教师既是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实质上的开发者,其自身也是课程实施的首要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支持者的教师在与儿童合作的同时,要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服务,为他们的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支持他们的各种尝试。因此,要真正提高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效,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1.挖掘教师潜在的搜集能力  品德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以大量的资料准备为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多渠道搜集资料的能力,才能准备好必需的资

4、源,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如,在教学“科技造福人类”时,课前,教师不仅要准备蜡烛、油灯的图片(或实物),而且得搜集有关电流发明的历史资料及各种人造卫星的相关资料等,并做成课件。只有教师积极搜集资料,精心整合、重构各种资源,才能把这些主题活动演绎得更加生动、活泼。  2.挖掘教师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师要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学生及其生活环境的基本情况,很好地领会编者的意图。这是保证教育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与基础,也是设计具体活动方案的重要依据。7  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儿童的长期观察,逐步积累他们的有关信息,形

5、成每个儿童的发展档案,以确保每次活动的开展受到儿童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确保每个儿童在活动中真正得到发展。  3.挖掘教师灵活的设计能力  除了教材中提供的主题活动之外,教师要根据编者的意图、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灵活地确定主题,巧妙地设计活动。  如,“家乡特产知多少”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各地特产。第二部分是特产形成的相关因素。第三部分是介绍具体的特产。在上该课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教材中的资源是否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是否体现了生活性、可参与

6、性和可接受性。因此,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前两个板块作为一种欣赏或课外补充,把重点放在了解、介绍新昌特产上。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创设了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真正起到了求真、求实的功效。  4.挖掘教师高超的操作能力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倡导“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类活动包括模拟情景、角色扮演、操作实践、教学游戏、练习等多种形式。所以,教师具备一定的操作实践能力是巧妙设计活动并顺利开展活动的根本保证。  如,在预设模拟看红绿灯过十字路口的活动时,教师需要事先到大街上

7、实地勘察,并制作好创设情境所需要的道具,如,可以用手举起来的“红绿灯”教具和扮演“司机”的头饰等。  二、关注教学过程,合理利用学生资源  在诸多的课程资源中,我们的教育对象――7学生,这一宝贵资源最容易被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潜在价值的主体性因素,是特殊的课程资源。他们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程,而且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设计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同时,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互为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这样说,如果缺失了学生这一重要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品德教师应积极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

8、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充分挖掘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知识内化  品德课程是一门社会学科,它要求教师是一个“杂家”。但作为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学生人数多,所学知识也比较新,比较全面,有的学生甚至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