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ID:31514672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_第1页
“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_第2页
“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_第3页
“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摘要:小学数学要结合小学生的心智特点,重点放在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上面,这也是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需要。文章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教学方式多样化,增强学习兴趣等两个方面展开,本在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探寻教学的至高境界。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兴趣;竞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87-0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动脑、动手,把数学知识变成实践运用的工具,变为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财富

2、,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巧妙设计任务和精心设计问题,促其主动参与其中,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1、游戏情境,促其乐学  小学一年级学习8的分合时,和学生们一起玩“对数8”的游戏。所谓对数8的游戏,就是两个数字加起来等于8的游戏。如教师上课前,让小朋友拿出数字卡片,教师先拿出一个数字1,然后说,“我出1”,学生们快速说“我出7,1+7=8”等,这个游戏也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玩,在对数字的活动中,8的分合水到渠成得到解决,8的加减运算也在游戏中得到训练。4  二年级的学

3、生学习乘法时,教师可以提出生活化的情境:商场中有1元、2元、3元、4元……24元一件的商品,如果今天,给你24元钱,只准买一件物品,且钱正好花光,你有几种买法,各能买到多少件物品?看看谁想到的方法多。这样的情境,即有生活化色彩,又兼具游戏性质,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  2、故事情境  孩子们对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倍爱有加,因此,利用这个动漫里的人物形象而设计问题情境,学生们会注意力集中,且兴趣浓厚。如:喜羊羊过生日,羊羊们和村长都来给喜羊羊过生日,并且都从四面八方来到喜羊羊家,村长带来了

4、46元的礼物,懒羊羊的礼物是22元,美羊羊的礼物是29元,三个人一共送了多少钱的礼物,村长花的钱比懒羊羊多多少?你还能根据三个人的买礼物花的钱,再提出几个问题吗?并写出算式和求解。  这样的问题置于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中,并且以过生日、送礼物这一生活话题为问题的背景,这样的情境,既有动漫的色彩,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再如,学习乘法的实际运用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大耳朵图图》的胡图图打酱油的细节而提出问题:胡图图打一瓶酱油,要6元钱,打三瓶酱油要多少钱?如果胡图图妈妈给图图2

5、0元,够不够买三瓶酱油?学生会不假思索而写出算式3×6=18(元)。18<20,所以买三瓶酱油,20元钱用不完。这样的情境中,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兴趣,争先恐后想知道胡图图能不能买到三瓶酱油,情境的给出,创设了想学的氛围。4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于以直观、形象为认知特点的小学生而言,数学可谓枯燥乏味至极。并且,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差,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化,注重寓教于乐。  1、教学直观化  小学一年级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开火车游戏可

6、以提高孩子们的口算能力。如一个学生说出2,要求另一个学生快速说出2+2=4,第三个快速说出4+2=6,第四个说出6+2=8……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了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适当加大游戏的难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给出6个7,让学生加上加减乘除号之后,经过运算,使答案等于100。那么学生通过反复探讨,会得出(7+7)×7+(7+7)÷7=100,当然,这个问题,教师也可以给出适当的提示,再让学生运用7个6,也写出一个混合算式,结果也是100。这样的发散性的问题情境,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培养他们发散

7、思维的能力。  2、方法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氛围,以促使孩子们迅速投入到学习中。如二年级小朋友刚接触“乘法”时,将几个连加算式呈现给学生,如2+2+2+2+2=?4+4+4+4=?7+7+7+7+7+7+7=?9+9+9+9+9+9+9+9+9=?问题一呈现出来,孩子们就忙于计算,费了好大周折,终于算出了答案,并且,还有算错的也不少,于是,引导孩子们,根本不用这样一个个相加,就可以一句话就能知道答案了,如9+9+9+9+9+9+9+9+9是九个九相加,可以写成9×9,“九九八十一”所

8、以94×9=81这就是乘法的便捷所在。于是,孩子们萌发了学好乘法的欲望。  3、活动的竞赛性  小学生争强好胜,竞赛性质的活动,会成为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主要方式,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掌声。因此,竞赛性质的活动应在数学课堂上经常开展。  如“看看谁的办法多”。学习元角分时,提出问题:买一个5元钱的钢笔,有几种付钱方法?买一个98元的儿童玩具,又有几种付钱方式?在孩子们一一述说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